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十分迅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思想观念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信念危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信念危机。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课题。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并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前有1/3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政治局势的总体看法,有21.4%的学生“说不清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有26.3%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有24%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有相当的生命力”,有1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较为关注、社会局势,普遍认为干部腐败、机会不均、分配不公是当前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腐败是社会的首要问题。这些资料均说明了一个问题:当前高校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马列主义的偏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由论文联盟集整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大多处于“三不太满意”的状态,即上级领导不太满意、学生不太满意、甚至连老师自己也不太满意的状态。因此,高校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挑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要消除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危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成功,就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尤其是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重复,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过多,内容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上课听讲的兴趣;第二、高校在教学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思想理论水平跟不上、缺乏专业素养;第三、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都是纯理论课,造成台上老师捧着教材照本宣科、台下学生“自由活动”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感兴趣程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第二,要坚持以生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还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第三,要坚持以生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还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只有做到课内和课外相互渗透,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要做好“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紧密联系国内和国际重大问题,贴近学生实际,提高他们正确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解。
第四、要互动与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讲授—读书—应用等各个环节结合好,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增强他们学习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兴趣和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应坚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即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不仅要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学生主动接受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时,还要不局限于授予大学生纯粹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元的教育教学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兼顾,就是既要重视部分,又要着眼全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从局部出发,即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学校还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教师加大力度宣传表扬,加倍鼓励;对不务正业的教师,要毫不留情把他们辞退,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秀、师德修养好的师资队伍。此外,学校还应要求教师自身要学懂、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马克思理论素养,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科研能力,为高校大学生树立榜样。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感兴趣程度完善教育教学方式。其次,更要着眼于全局,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上到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下到在校大学生,都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