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初审被拒绝怎么办?初审被退稿相信是很多作者都有过的经历,初审就被退稿确实很令人沮丧,不少作者因此信心倍受打击,其实大可不必因此丧失发表信心,被拒稿是发表期刊论文之路上的家常便饭,被拒了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才能有所提高,所以被拒并不是坏事儿,初审被拒作者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初审被拒说明文章有明显的写作问题,或者是投稿的刊物与文章不符,选择刊物不合适我们换一个刊物投稿就可以,而写作有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初审被拒的文章一般都存在以下问题:
闭门造车
一篇好的期刊论文都是建立在详实地文献调研基础之上的,没有进行大量的文献调研,或者仅仅阅读几篇文献就仓促下笔,闭门造车,文章的广度和深度难以保证。判断是不是闭门造车,头就是引言,尾就是参考文献。初审时小编审稿很大的一个重点会放在引言和参考文献上,正所谓,一头一尾。小编经常会遇到一些作者的期刊论文,引言聊聊几句,既没有交代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更没有指出本文的价值所在和创新性,一上来就讲自己的研究,全然不顾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些期刊论文缺少文献综述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会让人对其研究的水平打上大大的问号。
逻辑混乱
文章除了学术性和技术性外还有个可读性问题。不管再高深的文章,最终还是写给人看的。如果通篇文章层次不清、逻辑混乱、语句不通,读者会很难看下去。内行人读味道,外行人看门道,一篇好的文章要做到的不仅是让内行人叫好叫座,也要能让外行人看的明白,值得借鉴。所以一篇文章写好后,作者自己一定要通读2-3遍,可能话最好让同事帮忙逐字读一遍稿,审一遍稿。
引用过多
引用数量过多,读者会想你是否有彻底地分析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如果是文献回顾类型的文章,那引用数量则另当别论。期刊论文需专注于研究主题的调查与发现,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心血结晶埋没在一堆文献与其他研究的讨论之中。让读者看到你发现了什么,以及这个新的发现是否偏离或符合现在学术圈对于你期刊论文主题的理解。
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在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要尽可能避免出现以上问题,职称期刊论文退稿后还可以重新投吗?这要看作者的实际情况了,如果刊物确实是非常理想的目标刊物,修改过后当然可以再次投稿,如果本身就并不合适那也没必要再次投稿了,关于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的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期刊期刊论文网在线编辑。
《投稿初审被拒绝怎么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