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职称期刊论文有几个流程?职称期刊论文从写作到最终见刊要经过多个流程和环节,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发表职称期刊论文有些高深莫测,其实,一般的职称期刊论文并没有那么难,大家其实多多少少都有写作的基础,职称期刊论文只需要将我们在工作中的经验体会融入其中就可以了,职称期刊论文发表流程基本都是通用的,不论发表什么刊物,流程都是大致相同的,基本都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
撰写
文章的内容基于作者的工作种类和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应该注意期刊论文的格式。杂志社通常对期刊论文的格式有要求,而且每种期刊要求的格式是不同的。符合所投期刊格式的期刊论文会给编辑留下好印象。一旦被录用,将来修改起来将非常方便。
投稿
首先,要决定投哪个刊物。作者通常在写期刊论文的时候就要做出决定。决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刊物级别,二是刊物方向。
期刊级别的选择主要依据自身成果的大小和期刊论文的质量。(有些单位对期刊名称有具体要求。)可以依次考虑SCI、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和省部级期刊。
投稿回应
这是编辑部的事。作为投稿人必须清楚地知道所投期刊对投稿的回应时间与方式,否则投稿后心里没有底。
投稿回执。各期刊对投稿的回应方式都不同。大多数核心期刊在收到作者的投稿后会立即回复(书面或电子邮件)。此回执并非录用通知,仅通知收到稿件等待后续安排。但并非所有的期刊都这样做。一些国家级和省级期刊通常不发回执。投稿之后,就要静心等待。只要你收到消息,就是录用通知,否则就杳无音信。所以,在投国家级或省级期刊一个月没有消息就要问一下了。
审稿及初审费
编辑收到稿件后,首先要进行初审,主要是看稿件是否符合刊物方向和稿件的宏观质量。如果初审通过,恭喜你,你可以交初审费了。什么是初审费呢?根据杂志编辑部的说法,专家审稿的费用(每分钱都是由作者承担)。一般原则是期刊等级越高,收费越高,但不是绝对的。这对作者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事情。交完初审费后,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如果不被录用,大多数连审稿意见都没有。转投,还要付钱。然而,如果你对你的期刊论文的质量有把握,你应该坚持下去。并不是所有的审稿人都是专家,因为也有些不负责任的老师让他们的学生来审稿
审稿周期
专家审稿周期都很长。大多核心期刊约为三个月,有的甚至半年。当然,有些负责的专家审稿很快,碰上这样的专家你太幸运了。否则,交完钱等了三五个月等到退稿函,是不是太惨了点,谁发文章不是急用呢?毕业、进职。
修改
如果发来修改意见,你的稿件有门。但不等于录用,二审被拒的不在少数。很正规的核心期刊(但并不是所有)第一改通常还要返送回审稿专家,所以遇到专家意见不正确,反馈意见一定要委婉得当,方式很重要,修改不能令专家满意,这一关被拒是经常的事。第一改通过,如果没有(学科方面的)大问题,编辑通常不再将返修稿送专家审了。这时主要是和责任编辑打交道了,通常他(她)不十分了解你所做的事,只是对实在不通的句子,符号、格式修改,通常能过责任编辑这一关。
确定录用后的流程
你的稿件如果被确定录用后,下面的流程就简单了。一般是这样的,编辑部给你发书面录用通知单→电话查询核实→付清版面费→发表并寄样刊。
通过上述的流程了解,希望对各位作者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在职称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重点把握上述流程,如果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直接咨询期刊期刊论文网在线编辑,我们会为您一一解答。
《发表职称期刊论文有几个流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