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技巧

十二五课题提出背景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8-07 21:57:08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有利于推行新课程改革
选题的理论支持
1.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该理论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坚持做到:(1)以系统加综合的观点作为处理教学工作的方法。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全面地研究其各类要素、结构、功能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从而创立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体系。(2)教学过程的优选。教师在具体条件下所遵循的,有科学依据地选择最优教学方案的方法。(3)时间是衡量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最优化教学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效果。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他们已有的发展区之内,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如果学习的内容超过了他们现有的发展区,那么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或者学生需要一定时间自我摸索。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调节,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一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小学要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研究思路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因为本课题是由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学,所以,行动研究是最好的方法。本课题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从个别案例中寻找一般规律。本课题还需要一边研究一边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所以,同时辅之以个案分析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研究目标
1.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2.形成课堂教学效益高的教学模式。
3.找到改革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培养参研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具体内容
1.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怎样根据教学大纲精神,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2.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怎样根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法原理和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既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又符合学生实际,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课堂成为学生愉快学习的场所。
3.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怎样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教学速度、教学密度、教学难度和教学时间进行灵活调控。
4.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建立一种全新的评价观,找到一个判断“怎样的课才是好课”的评价标准,制定出能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研究方法选择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教师发展问卷调查》和《学情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现状,分析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案与计划。
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推广经验,解决问题。
行动研究法: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和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办法。
个案分析法:对一个学校,教师是一个群体,但对每位教师而言又是富有个性的个体,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每个教师的成长途径与成长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针对典型案例,进行个化性指导,成就一批名师、优秀教师。
反思总结法: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有效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研究的过程
一种教学模式的出台是经过基于的实验与探索才能形成,我们的行动研究在原来的基础上,计划用四年时间,进一步完善已经取得的成果,形成成熟的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行动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准备发动阶段。确定行动研究项目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扩大行动研究小组规模,推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分析,设计学生情况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分析学情,分析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制定行动研究方案,确定有效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第二阶段:2014.1—2016.6,项目研究实施阶段。
实验研究实施阶段。借助各种研究方法开展下列具体研究。①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进行听、评、教活动,确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具体研究,开展汇报课、微格教学、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和调研。③建立有效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库,对课堂有效性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完成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论文集编制。④调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课堂有效性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可行性报告。⑤根据研究形成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和学生有效性学习评价制度。⑥根据不同阶段的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作出阶段性研究分析。
第三阶段:2016.7—2017.1,项目研究总结阶段。对不同阶段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研究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归档,撰写结题报告,召开课题结题鉴别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验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