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本站论文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阅读。更多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请关注权威期刊网毕业论文栏目。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一、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0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 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2001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六)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
(一) 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 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基础比较好,更适合效绩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 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比较支持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论证,说明我国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提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设想从五个方面构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框架。这五个方面是:
(一) 全面阐述和分析效绩评价体系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作用。
(二) 重点研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效绩评价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上市公司现状和特征,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数配置。
(三) 确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和评议参考标准。
(四) 制度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考虑采用工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五) 提出组织实施的方法。建议在起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是实例分析。运用本文设计的效绩评价体系对某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度效绩进行评价。
四、 本文研究的结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老感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二】
一、选题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有 420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8%,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 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 60%、50%和 68%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 75%的就业岗 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力军,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 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即便如此,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在中 国的发展受到了诸多政策的束缚,面临着诸如负担重、成本高、缺技术、缺人才、缺 资金等等各种发展的难题,其中最大的瓶颈就是融资难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各项制度 不健全、管理不善,信用得不到保障,中小企业自身难以迎合银行传统的信用评估 方式,导致中小企业要通过传统的银行融资模式,面临着审批时间长、通过率低、成本 高等一系列问题,使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之路颇为困难。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小企业的 融资创新问题,有助于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建议,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改 善融资环境与融资结构,最终突破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 展。.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小微金融服务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成为 新技术的积极应用者,信息化和数据化革命正在深刻影响小微金融。网络贷款借助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 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 政府工作报告。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 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专题探讨了互联网 金融,而且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优化资源配 置、提高金融企业包容性、发展普惠金融等诸多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二、预期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言。介绍了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融资现状与路径选择分析。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融 资特征.并且深入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利弊及对策。重点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具有的特点 和优势,以及网上银行的未来可能的发展,以及在互联网融资中仍可能存在中小 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缺乏金融模型。
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中心思想,以及对中小企业的展望
2.2 研究方法
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了: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微观 分析方法是对问题的部分或个体对象进行分析。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本文也引用了一定的数据,进一 步为论点提出了有力的证明。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和 各种资料的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从而为更好 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2.3 论文结构
引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约束与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特点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路径选择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本文在已有的文献的基础之上对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且重点分析了一 种新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对促进中小企业及我国经济的健康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举例liuxue86.com说明互 联网金融的运行。 由于本文作者精力和能力所限,本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由于中小企业数据更新 比较慢,所以本文部分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
四、前期准备和参考文献
4.1 前期准备
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的持续存在使得它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对这方 面进行研究巳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本部分将对国外和国内的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的文献进行整理,梳理已有相关文献的主要观点。 同时查阅相关的政策和观点, 利用现 有的社会资源,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
4.2 参考文献
[1]王天捷,张贻珵.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J].中国市场,2013.
[2] 蒋丁胤.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问题研究[J].财政金融,2014
[3]王雪玉.互联网挑战银行之一:阿里金融[J].金融科技时代,2013(5).
[4] 童红娟.互联网金融“破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N].中国经济时报,2014(3).
[5] 洪偌馨. 博鳌报告:互联网难取代银行小微金融服务[N].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