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下面是权威期刊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meta分析论文写作,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meta分析论文写作篇
中药治疗痛风临床疗效Meta分析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其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5个随机对照试验1750例病人满足纳入标准。与西药组相比,中药治疗痛风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4.69,P0.00001,合并后的RR值为1.08,95%的可信区间为(1.05,1.1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综合检验结果为:Z11.37,P0.00001,合并后的OR值为0.05,95%的可信区间为(0.03,0.08)。结论:中药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中药;痛风;系统评价;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9.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66-05
Meta-Analysis o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CM on Gout
YUAN Hong-yu 1,HE Miao2,OU Ning1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CM for gout systematically. Methods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s of TCM for gout searched by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analyzed with RevMan4.2. Results:Twenty-f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1750 patients were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Compared with chemical medicine, the combined statistical result of efficiency rate of TCM was Z4.69,P0.00001,RR1.08 (95% CI, 1.05 to 1.11), that of ADR was Z11.37,P0.00001,OR0.05,(95% CI,0.03 to 0.08).Conclucion:There wer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and lower incidence of ADR of TCM on gout.
Key words:TCM;Gout;System evaluation;Meta analysis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形成,严重时可出现关节毁损致残,肾功能不全。中药对于痛风病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上也有一些独特的效果。但这些研究的质量和疗效尚未得到系统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导致研究结果难以得到医学界的公认。因此,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通过全面检索1994-2010年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质量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客观评估中药治疗痛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以“痛风”为题名,以“中药”或“中医”为关键字检索1994-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Springer数据库。
1.2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文献的纳入标准:(1)资料的研究对象必须按有关标准确诊为痛风;(2)试验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RCT);(3)干预措施:治疗组为口服或外用中药,或兼有二者,但不得加用任何西药;对照组为常规西药,不得加用任何中药;(4)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明确的疗程;(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样本量大致相当;(6)有规范的疗效评价指标,如有效率等。
文献的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无明确的诊断标准;(2)文献未提及随机,试验不是RCT;(3)治疗组含西药或对照组中含中药;(4)无明确的疗程;(5)治疗组样本量与对照组样本量差距超过50%;(6)没有规范的疗效评价指标。
1.3 文献质量评价与统计学分析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Jadad表进行评价。计分为1~5分,1分或2分的试验被视为低质量,3~5分为高质量。对纳入研究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采用卡方(χ2)检验;合并统计量的检验采用Z(u)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小概率事件以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量,均以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
2 结 果
2.1 临床试验的特点和质量评价
通过电子检索共检索到有关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治疗性研究文献708篇,排除重复文献、题目不符文献、试验对象不符文献共278篇;详细阅读剩余的430篇文献,剔出非RCT或CCT文献280篇、治疗组或对照组使用药物不符合纳入标准的95篇、样本量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最终有25篇文献纳入评估。文献发表时间1999-2010年,均为国内文献,总例数1750例,各纳入文献的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特征
表2 随机对照试验质量
将纳入的25篇文献采用Jadad表进行评价质量,结果发现本系统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多数随机试验仅提到采用随机分组,而没有详细的信息供给判断该随机方法是否适当;随机实验极少描述研究设计、随机化方法及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绝大多数试验未采用盲法或实施盲法在文献中未做记录。按照循证医学对文献质量评价的标准,Jadad评分没有一篇超过3分,故都属于低质量的试验。具体结果见表2。
2.2 临床疗效比较
在25个RCT中,共报道了中药治疗组881例,西药治疗组869例,阳性结果分别为827例和758例,占各组总数的93.9%和87.2%。异质性检验显示:χ234.15,P0.06,I232.7%;表明纳入分析的文献同质性良好,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综合。综合检验结果为:Z4.69,P0.00001,合并后的RR值为1.08,95%的可信区间为(1.05,1.11),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中药组治疗痛风的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Meta分析森林图见图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共有14篇文献报道了中药组与西药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具体不良反应症状及例数见表3。纳入不良反应分析的总样本量为1043例,其中中药组525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2例,发生率2.3%;西药组518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90例,发生率为36.7%。异质性检验结果为:χ 220.75,P0.08,I 237.4%;表明文献间同质性良好,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综合检验结果为:Z11.37,P0.00001,合并后的OR值为0.05,95%的可信区间为(0.03,0.08)。可见,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中药组与西药物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Meta分析森林图见图2。
表3 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痛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4 偏倚性分析
以样本含量为纵轴,效应量RR为横轴的散点图,理论上讲是被纳入Meta分析的各独立研究效应的点估计,在平面坐标系中的集合应为一个倒置的漏斗形,故称“漏斗图”。若被纳入的各独立研究无发表偏倚,漏斗图上的点应该是围绕各独立研究效应点估计真实值对称地散开分布的,图形呈现倒置对称的漏斗形。我们以效应量为横坐标,以其标准误为纵坐标,对25篇入选文献的有效率绘制漏斗图,结果见图3,观察该“漏斗图”可发现其左右不对称,表明文献存在明显偏倚。
3 讨 论
中医药治疗痛风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痛风性关节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与古代的“历节”“白虎”等有一定的关系。中医药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既可以缓解病人在炎症发作期的痛苦,又可以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内在平衡而降低血尿酸。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报道很多,但大多研究设计不规范,多为经验性用药,缺乏可信度,难以被现代医学所接受。为了对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疗效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系统评价,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全面检索了1994-2010年700余篇相关文献,严格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共有25个随机对照试验1750例病人满足纳入标准,与西药对照组相比,中药治疗痛风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4.69,P0.00001,合并后的RR值为1.08,95%的可信区间为(1.05,1.1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综合检验结果为:Z11.37,P0.00001,合并后的OR值为0.05,95%的可信区间为(0.03,0.08)。表明中药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我们应该重视中药在痛风病治疗方面的作用。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按照循证医学对文献质量评价的标准,Jadad评分没有一篇超过3分,故都属于低质量的试验。这些随机实验极少描述研究设计、随机化方法及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多数随机试验仅提到采用随机分组,而没有详细的信息供给判断该随机方法是否适当。在本研究中,遵循Cochrane手册的要求,对盲法的使用做了客观的记录,但各研究者如何实施盲法在文献中均未做记录,因此盲法使用的准确与否无从评价。此外文献还存在偏倚。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左右并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发表偏倚及方法学质量低下,提示阴性结果的试验可能未被发表,事实上阴性结果更应该被临床研究者所重视,其同样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