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技巧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论文如何写作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8-07 21:38:42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一起来看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论文如何写作。

论文内容
  
  1.先声夺人。
  Smith和Jones (1986)发现,对于大多数文章,83%的读者往往读完第一段就不再往下读了。有些文章的开头俗不可耐,譬如:“过去的研究表明??”;“发现这些很有趣??”(究竟是谁的研究?谁发现?)。好的开头要直奔主题,譬如:“很多心理学论文让人昏昏欲睡,效果胜似安眠药,其原因何在?”或者“如果语言乏味,好论文也会变成手纸。”展现论文内容的方式应如女人的裙子,只有极富挑逗性,才能撩起读者的注意。
  
  2.告诉读者论文的有趣之处。
  “我的研究结果很有趣啊,很重要啊,我正在申请终身教授职位,拉兄弟一把吧!”你觉得某一主题颇有意义,读者却不一定买账。你得向他们解释清楚!读者就是上帝:论文的主题与读者的关系越密切,你的论文所吸引的眼球就越多。如果论文是写给知觉领域的心理学家读的,那么论文主题就得与该领域的理论问题相关;如果论文是写给教师读的,那么你得说明你的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实事求是。
  “本文无所不包:既能阐明生命之意义,又能解决全球的饥饿问题,还能全盘揭秘已故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结束”越战“的秘密计划。”有些论文之所以被期刊拒绝,其原因在于夸大其词;雷声大,雨点小。譬如,应根据理论设计和实施实验。一定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形而不是想象来撰写论文。
  
  4.论文的综述务必紧凑、完整、平衡。
  “这两项研究都表明,戴上”小圆帽“可以提高推理水平;而那些认为”口袋保险“可以提高推理水平的研究则是一派胡言。”如果在一篇论文的综述里,作者对某一观点推崇有加,而对其它观点嗤之以鼻,那么审稿人就会很生气;如果这一观点不是作者本人提出来的(即使这一观点是作者本人的,那么持不同意见的审稿人大有人在),那么审稿人就更来气了;如果审稿人曾提出过与你的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观点,但却没有被引用,那么他就会气得火冒三丈(你的论文与期刊可以说拜拜喽)。
  有些论文与你的论文主题的联系并不大,对于这类文章,审稿人也不怎么爱读。论文的综述既要完整充实,又要简明扼要。这样的综述既能够点明论文主题,又不会喧宾夺主,盖过论文的主题。
  5.千万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万万不能让读者自己去揣摩。
  “最终,自变量之间产生7种交互效应;显而易见,要根据这些交互效应以及额外效应对变量进行解释。”解释你的结果!如果时间充足,读者本人当然能弄清论文结果的意义,但谁有那么多时间呢?!不要将解释放到讨论一节,因为在结果一节,读者还能记得结果的内容,所以要趁热打铁,及时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解释。论文结果的推论及观点放在讨论一节才比较合适。
  6.对同一数据应有多种解释。
  “因此,这些数据且仅且支持XYZ理论,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那说明你大脑有毛病。”一组数据往往具有多种意义,人们发现这一点只是早晚的事。你自己去发现结果的多种涵义,比把这件事交给审稿人或者读者去做要明智得多。虽然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起码读者会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另一方面,如果结论过于模棱两可,那么你的论文可能被拒绝。但是,即使那些已发表的文章,其结论也不一定都是板上钉钉,只要我们尽力而为即可。
  7.画龙点睛,避免套话。
  “总之,为澄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真是无与伦比的废话!读者不是傻瓜,他们当然知道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他们需要你画龙点睛,给出一个清晰明确、干净利落的结论(此结论既可放在论文的最后一句,也可放在论文的其它位置)。以后读者回忆你这篇论文时,说不定这句话会成为一条回忆的线索呢。要把你最想让读者记住的东西传达给他们。
  
  撰写技巧
  
  8.句子应朗朗上口、清晰、简明。
  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但很多人写文章还是啰里啰嗦,句子结构飘忽不定,意思艰涩难懂,往往使读者产生莫名其妙、如坠云雾之感;有些句子明明是要表达一个意思,读者却可能觉得有好几个意思。
  9.注意逻辑顺序和结构。
  不要指望读者去揣摩论文的逻辑顺序。行文流畅、结构清晰、顺序合理,这一点颇为重要。读者在乎的是你的论文的内容,他们可不管你的论文的组织方式。逻辑结构的质量是混淆和清晰的决定因素。

10.在行文时,要按照点题--论述--重申的顺序进行:预先向读者提供一个结构,然后论述主要内容,最后把你想要读者记住的内容重申一下。
  
  11.富于创造性,并给出具体实例。
  有些书呆子式的作者鬼迷心窍,总觉得那种故弄玄虚、高深莫测、阳春白雪式的论文才能勾起读者的兴趣。恰恰相反,大部分读者只有借助具体的实例或类比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
  思想越抽象,读者所需要的具体实例就越多。读者是很忙的呀,不要指望他们自己去举出实例,那是你作者的责任啊。把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留给你自己,而把具体的实例奉献给读者吧。
  
  12.不要产生这样的空想:
  读者会明白你的意思;读者会熟悉缩写词或术语。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偶尔发现一个模棱两可的句子或段落。我想偷个懒,不愿进行修改,希望蒙混过关。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所云,所以我尤其希望读者能明白我的意思,这样他们反过来为我指点迷津。不幸的是,读者和我往往都是半斤八两,谁都不比对方清醒多少。审稿人往往看不懂一些文章,对充斥缩写语或术语的文章叫苦不迭。
  
  13.妙趣横生。
  写文章就是讲故事。论文就像一则故事,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读枯燥乏味的文章是痛苦的,而被迫读枯燥乏味的文章,更是苦不堪言。对于这种感觉,大家都深有体会。那么,毫无疑问,如果你的论文味同嚼蜡,别人同样会感到痛苦不堪。
  要为了读者而写,而不要孤芳自赏。读者很欣赏你为了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付出的努力。读者读不读你的论文,这是关键。如果你的论文读起来很别扭,审稿人就不会推荐发表,别人也就读不到。你的论文没人读,你在这一领域就不会有影响力。论文有趣与否,不是靠吹出来的;如你的论文确实妙趣横生,那么它就会不胫而走。很有趣的观点,不是吗?
  
  14.写论文时,要把读者范围设定得宽些,把他们的专业水平设想得低些。
  作者往往会高估读者的知识、专业水平以及作者与读者共同兴趣的契合程度。因此,写文章时应该将读者范围设定得稍微宽泛一些,把他们知识能力设想得更低一些,但千万不能小觑他们:既有口吐莲花的读者,也有白话连篇的编辑,反之亦然。
  
  15.避免自传式文体。
  有些学校要求论文中加入生活片段,博士论文尤其如此。这种生活片段往往包括如何出师不利、如何山穷水尽、倒霉经历。你甚至要把操作无效的所有原因都叙述一遍。但期刊的空间极其宝贵,供奉不起这些自传式的细枝末节。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