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期刊投论文时是否需要提交原始数据和代码?
一般不需要的,文章通过检测没有抄袭,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都可以发表的。不过级别高的刊物审稿和要求都比较严,要看发什么样的刊物。不妨向公务员之家网站了解一下。 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
影响因子小于1的又是中文核心期刊的,比如中国兽医学报,给这些期刊投文章,会要求提供原始数据吗?
猜测你是动医相关,你的专业对绝大部分负责的期刊都需要提供原始数据。提不提供原始数据并不是影响因子决定的,而是看你的实验需不需要提供数据,比如写综述一般就不要原始数据,但对于原创性论文,对于动医相关专业,你的论文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论文数据是对文章必不可少的,我们的实验结果也应符合一定的理论,这个理论就需要我们我们用实验数据去佐证,所以你的专业绝大部期刊都需要原始数据,当审稿人或主编觉得实验设计有问题时,可能还会要求你补充实验以更多的数据完善论文
Sci文章被accept后还会要提供原始数据吗?
一般不会,但是总有特别的期刊。遇到过文章接收后要原始可编辑的图和数据的期刊。另外当别人质疑你的文章和数据的时候,可能会要求。一般看期刊要求,有要求的要提交,没要求的最好不提交,提交数据还是挺麻烦的。 绝大多数期刊不强制需要作者提供原始数据。但也有个别期刊例外。比如我最近投的ESSD(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期刊,这个期刊比较小众,是专门搞地学数据产品发布的。因此必须要提供可下载该稿件所描述数据的网址(比如Zenodo等)。 几点经验,希望对第一次发表SCI论文的同学有用: 1、选题 相对来说应用性研究比基础研究难发表论文,而且发表论文的因子也较低,比如搞育种的,研究育种技术的比较难发表论文,研究育种基因的好发表论文。所以结合老板的课题,要选择机理性研究课题。 确定好关键词,在各大检索系统中分析所选课题是不是国际研究前沿,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如果相关文献档次很低,那么你选择的课题可能发表好文论文的可能性较低。 2、设计 选好课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中文文献,主要是博士论文和综述,了解关键术语和研究进展。收集英文文献,总结研究进展,选好切入点,设计实验一、实验二..........实验n,根据文献提前构架论文发表框架,后面做完实验,填好数据。 如选择胚胎发育相关课题,研究G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参考已发表的文献JHAHKS等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通过那些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断,这些验证也是你必须要做的,根据实验条件和需要选择,验证实验越充分,设计越合理,发表论文越容易。 3、实验 建议研究生早进实验室,开题之前熟悉实验室环境和运行,帮助师兄/姐做实验,练好基本操作。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仪器设备、试剂、操作程序,很烦!有条件的可以要求公司负责部分实验。如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广泛,必须要公司处理,数据分析,公司负责把图表做好,就等着发表了,事半功倍。 4、写作 第一次写论文难度很大,论文的结构、语言表达、数据分析、图表处理等等,相关帖子好多,大家可以搜搜。我要说的是论文框架(实验结果组成、论文的中心)写好后先找有经验的人看看,没问题再写引言和讨论,保证数据支持论文结论。有了结论就是论文的中心,全文围绕中心展开写。
sci投稿的时候需要附上原始数据和处理过程么
需要,医学sci投稿要求提供原始数据,必须提供数据,还要提供数据处理过程。 SCI论文对数据真实性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如实提供原始数据、数据的处理过程,还要提供所使用处理的。有些单位使用盗版进行数据处理,这都是不能被允许的。 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 扩展资料: SCI论文的重要性: 1、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也日益全球化,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 2、发表SCI论文,可以向世界显示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在世界著名刊物如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一篇重要文章,对于某一学科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一块金牌。 3、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 4、就基础研究而言,在什么样档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便具有什么样档次的水平,一目了然,一般不再需要鉴定。成果不是在国际知名的SCI刊物上发表,便很难被认为是国际水平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CI论文
硕士期间发表期刊文章,需要提供原始数据么?
一般不需要。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在我国普通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均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形式),主要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 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两者学历类型均为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其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一般而言硕士课程需要2-3年的时间,但根据国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有拥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 有的国家采取学士、硕士一贯制的学制,例如德国、奥地利,而实施英美学制的国家中,也有不少开办一贯学制,缩短学生从高中毕业后至硕士之间的时程。有些硕士课程如MBA等,除了学士资格外,通常还会要求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在大部分的国家,硕士是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门槛。
杂志社要求提供原始数据会撤稿吗
杂志社要求提供原始数据是有可能会撤稿的。撤回稿件都是发生在编辑要求投稿作者提供原始资料后,比如更详细的临床数据、实验数据或者未经剪裁的Western Blot原始图等,或者要求补充实验。论文发表后被撤稿的事件越来越多被媒体报道,尤其是国际著名出版商接连发生大规模撤稿事件,更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撤稿属于期刊正常纠错机制的一种。对作者来讲,如果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存在错误或失误。撤稿的原因介绍:撤稿需要及时公开说明并修正,这也是诚实守信、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的体现,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怀疑、纠错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对期刊来讲,则需要及时去修正文献,保证文献的正确性。因此正确客观看待撤稿问题非常重要。撤稿无论对于作者还是期刊来讲,都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会对作者、读者和期刊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是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撤稿,作者可能还会面临来自所在科研机构和资金支持等部门的调查和惩罚,都应尽可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