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期刊(中文,英文)有哪些?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 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ANNALS OF REGIONALSCIENCE,ISSN: 0570-1864 ENTREPRENEURSHIP ANDREGIONAL DEVELOPMENT,ISSN:0898-5626 EURE-REVISTALATINOAMERICANA DE ESTUDIOS URBANO REGIONALES,ISSN: 0250-7161 EUROPEAN URBAN ANDREGIONAL STUDIES,ISSN:0969-7764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ISSN: 0309-1317 INTERNATIONALREGIONAL SCIENCE REVIEW,ISSN:0160-0176 JOURNAL OF REGIONALSCIENCE,ISSN: 0022-4146 PAPERS IN REGIONALSCIENCE,ISSN: 1056-8190 PAPERS OF THE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ISSN: 0486-2902 REGIONAL SCIENCE ANDURBAN ECONOMICS,ISSN:0166-0462 REGIONAL STUDIES,ISSN: 0034-3404
为写关于海南区域经济的毕业论文.看什么期刊比较好
《金融经济》《时代金融》《特区经济》等这些都是经济类的期刊.期刊方面的资料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期刊概念? 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名额都有固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非法期刊系没有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骗教师。
区域经济评论是c刊吗
是AMI扩展期刊,质量仅次于C刊但还不是C刊。《区域经济评论》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经济类期刊,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刊。据2019年第5期期刊内页显示,《区域经济评论》编委会拥有编委32人、学术顾问3人,设主编2人、社长/副主编1人、副社长1人,编委会主任2人、编委会副主任3人。主要栏目《区域经济评论》主要设有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学流派评析、区域经济论著评析、区域格局与产业布局、区域转型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增长极研究、区域投融资与投资环境研究、主体功能区研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区研究、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经济与城市群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区域旅游经济等栏目。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区域经济评论
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是不是只接收实证类的文章?本人论文是建立模型、公式推导这一类的,可以投吗?
《科技进步与对策》的栏目要求如下,希望有所帮助: 本刊是软科学研究类学术期刊,凡向本刊投寄的稿件,均要求理论性、学术性与可操作性并重,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科普类、概念介绍类、经验总结类等本刊均不发表。本刊的主要栏目及重点选题如下:? 科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管理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科研管理;项目管理;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等。 区域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新区、生态园区与循环经济园区;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理论等。 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研发管理;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价值链;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 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市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能力培育等。 科技法制与政策:国家科技法律和宏观科技政策;区域或地方科技法规与政策;资源及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科技规划;创新、创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凡不涉及科技的法律理论与实务研究均不在本刊选题范围之列。 评价与预见:科研评价;大学评价;区域评价;产业评价;企业评价等。 综述: 侧重于与科技管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及预测。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科学学、科技哲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科技伦理等。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知识管理的最新理论及其具体应用。 人才与教育: 高等教育理论(侧重于宏观理论研究,不包括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大学科研、大学科技产业;科技人才理论。 科技进步论坛:名家名言;时事专题等。??
城市竞争力的中文核心期刊且发表有哪些
1]王发曾,吕金嵘.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 地理研究,2011,01:49-60. [2]刘晓英. 人力资本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J]. 企业经济,2011,05:47-49. [3]张晓兰,张一. 沿海地区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为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05-110. [4]黄春松. 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与海西经济区的城市竞争力综合比较——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1:205-216. [5]朱士鹏,毛蒋兴,张美竹.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广西城市竞争力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13-116. [6]李光全. 中国城市竞争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解[J]. 开发研究,2013,02:6-9. [7]倪鹏飞,赵璧,魏劭琨. 城市竞争力的指数构建与因素分析——基于全球500典型城市样本[J]. 城市发展研究,2013,06:72-79. [8]刘金石,李小江. 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0-2012年中国3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科学,2013,08:92-100. [9]杨英. 基于城市群视角的澳门城市竞争力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61-66+160. [10]张文平,张全景,刘志刚.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96-101. [11]李煜伟,倪鹏飞,黄士力,沈海驯. 教育与城市竞争力的关联性研究[J]. 教育研究,2012,04:29-34. [12]江洪,刘志刚,叶茂,於维樱,魏凤.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初探[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6:54-58. [13]程玉鸿,陈利静. 城市网络视角的城市竞争力解构[J]. 经济学家,2012,08:72-79. [14]倪鹏飞,卜鹏飞. 城市引领中国崛起——中国城市竞争力十年(2002—2011)研究新发现[J]. 理论学刊,2012,12:48-53. [15]曾慧. 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述评[J]. 统计与决策,2010,04:166-170. [16]刘莉芳. 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与提高措施[J]. 生产力研究,2010,06:255-256. [17]侯光雷,王志敏,张洪岩,张正祥. 基于探索性空间分析的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04:67-72. [18]满强,宋玉祥,李飞. 基于熵值模型的城市竞争力比较[J]. 统计与决策,2010,22:57-59. [19]石忆邵. 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2013,06:5-11. [20]李勃,刘青. 国际化视角下深圳城市竞争力变化驱动因子分析[J]. 商业时代,2014,0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