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及其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9-30 11:14:00
摘 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及其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芜湖市妇幼保健院行无痛分娩的1 118例产妇资料作为观察组,2012年6月1日-2014年5月31日分娩的1 005例产妇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分娩技术,观察组则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比较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转剖宫产原因。结果:观察组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剖宫产原因主要是头盆不对称和胎儿窘迫。对照组转剖宫产原因主要是疼痛因素和头盆不对称。观察组转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显示,无痛分娩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临床安全有效。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产妇;胎儿;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时宫颈及子宫扩张和胎儿对产道的压迫而产生剧烈的疼痛感觉,对产妇的心理和胎儿的分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2]。越来越多的孕妇渴望有一种既能减少有分娩痛苦又能保证母婴安全的分娩方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痛分娩”技术应运而生。无痛分娩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或者消失,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镇痛方法有药物性镇痛,非药物性镇痛,而药物性镇痛方法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对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及其对分娩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集安徽省芜湖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行无痛分娩的1 11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7.5±4.4)岁;体重60~78 kg,平均(67.6±7.4)kg;孕周39~41周,平均(39.5±0.6)周。2012年6月1日-2014年5月31日分娩的1 00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7.4±4.3)岁;体重62~79 kg,平均(67.8±7.7)kg;孕周39~41周,平均(39.6±0.7)周。两组产妇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孕妇年龄22~35岁,孕龄39~41周;(2)胎儿监护正常且符合阴道分娩指征;(3)产妇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不符合顺产指标者,包括胎儿发育迟缓等胎儿因素和产妇因素,如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精神障碍、精神疾病、肿瘤及各种传染病、遗传病者;(2)对麻醉药物过敏或耐受者;(3)拒绝采用无痛分娩者。 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分娩技术,即给予常规指导,心理安慰,精神上鼓励,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痛感。观察组则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即孕妇宫口开大3~4 cm规律宫缩时,于L3~L4行硬膜外穿刺,注入5 m L的1%盐酸利多卡因,然后注入10 m L的0.1%盐酸罗哌卡因,最后采用微量泵加入0.15 g盐酸罗哌卡因联合0.5μg/m L舒芬太尼混合液,3.5 m L/30 min,疼痛甚者可自动加入上述混合液,当宫颈口开大时停止用药[3]。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a.优:产妇无明显痛感,且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清醒的状态;b.良:产妇痛感明显改善,有轻微胀痛感,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清醒的状态;c.中:产妇痛感有改善,改善程度一般;d.差:产妇痛感显著,且情绪暴动。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第三产程时间;(3)比较产妇分娩方式,包括顺产、剖宫产;(4)两组产妇转剖宫产原因比较。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n(%)]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s,min)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两组产妇转剖宫产原因比较:观察组转剖宫产原因主要是头盆不对称和胎儿窘迫。对照组转剖宫产原因主要是疼痛因素和头盆不对称。观察组转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转剖宫产原因比较[n(%)] 讨论 产妇分娩疼痛会给产妇带来较大痛苦,增加产妇的心理压力和生产风险,对胎儿的顺利娩出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因此,降低分娩疼痛是提高临床围产期质量的趋势[4]。无痛分娩是在完全清醒无痛苦的状态下分娩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因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而不影响产妇子宫收缩力[5]。减少了疼痛给产妇带来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利于分娩的顺利完成,大大降低了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心理压力明显降低,有文献报告>50%的产妇对待生产的疼痛感觉是接近死亡的边缘[6]。而无痛分娩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产妇的疼痛,减少了剖宫产率,对胎儿的安全娩出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献报告,硬膜外阻滞镇痛效率高达97%~100%[7]。硬膜外阻滞镇痛也消除了由儿茶酚胺水平上升带来的各种不利于胎儿的因素,降低新生儿酸碱失衡及缺氧程度,所以对胎儿是绝对安全的[8]。 本组资料通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患者的镇痛优良率为99.82%,而未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对照组镇痛优良率为30.03%,与姚玲玲[9]报告的结果基本一致。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剖宫产率,本组患者中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1 118例患者中,成功无痛分娩顺产人数1 049例,无痛分娩顺产率为93.83%,剖宫产率6.17%,与高亚红[10]报告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较佳,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临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慧慧,范翠翠佟新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9, 46(12):75-77. [2] Segal S,Pancaro C, Bonney I,et al. Noninfectious Fever in the Near-Term Pregnant Rat Induces Fetal Brain Inflammation:A Model for the Consequences 0f Epidural-Associated Maternal Fever[J]. Anesthesia&Analgesia: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nesthesia Research Society,2017,125(6):2134-2140. [3]林贻晓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医院感染、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246-247. [4]吴琳琳小剂量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7):128-129. [5] Ashwal E, Salman L, Tzur Y, et al. Intrapartum fever and the risk for perinatal complications-the effect of fever duration and positive cultures[J].Journal 0f Maternal-Fetal&Neonatal Medicine , 2018,31(11):1418-1425. [6]张炜,李应龙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6):120-122. [7]李幸雷,虎琳.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医院感染、分娩结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21,22(2)-:24-26. [8]周燕,罗建刚,关秀莹等.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分娩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8):96-98. [9]姚玲玲.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妊娠期高血压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4):3968-3969. [10]高亚红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及其对分娩过程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9):98.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及其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