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相关炎症因子及VEGF表达在痔疮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9-30 11:13:43
摘 要:目的:探索相关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痔疮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12月肛肠科收治的30例住院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术前痔组织标本与术前及术后第3 d、第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VEGF含量。结果:术前血清和痔组织中TNF-α、IL-10、HMGB1水平及VEGF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TNF-α、IL-10、HMGB1水平及VEGF的表达均高于术后第3 d、第7 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血清中TNF-α、IL-10、HMGB1水平及VEGF表达均高于术后第7 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患者术前的TNF-α、IL-10、HMGB1水平及VEGF表达高于术后,提示TNF-α、IL-10、HMGB1炎症因子及VEGF表达可能参与了痔疮的形成。 关键词:痔疮; 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痔疮在肛肠疾病中最为常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1]。我国几项人口疾病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约59.3%的患者患有肛肠疾病,其中86.75%患者患有痔疮[2,3]。根据国际调查研究报告可以发现,痔病的临床发病率为63%~70%,20岁以前很少出现痔疮,30岁以上人群的痔疮发病率上升,30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为68%,通常45~65岁人群为痔疮的高发人群[4]。根据202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痔病诊疗指南》,痔疮按发病部位可以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三种,根据痔的脱垂程度可将内痔分为4度,而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外痔相互融合成的一个整体,主要临床表现是内痔和外痔的症状都有[5]。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Ⅰ度痔疮和轻Ⅱ度痔疮,一般可通过饮食调整、口服静脉活性药物、中草药联合局部外用药物(栓剂、洗剂、膏剂)等保守方法治疗,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但是对重Ⅱ度及Ⅲ~Ⅳ度痔疮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症状无法消除,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只能选择外科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痔疮后往往会导致脓肿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6]。因此,探索痔疮发病的分子机制对临床痔疮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通过前瞻性收集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相关炎症反应及VEGF表达在痔疮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主要仪器:酶标仪,美国伯乐公司;高精度微量移液器及枪头,0.5~10μL、2~20μL、20~200μL、200~1000μL;DHG-9091A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手术剪、1.5 m L离心管、纱布;高速组织研磨仪,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型号:Tiss-24;分析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ISO9001;低温高速离心机;涡旋震荡仪。 实验试剂(均采用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人白细胞介素-10(IL-1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JL19246);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JL10208);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ELISA检测试剂盒(JL13693);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ELISA检测试剂盒(JL18341)。 1.2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6—12月肛肠科收治的30例住院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痔病诊疗指南》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指南的诊断标准。(2)患者痔疮急性发作以疼痛、水肿、便鲜红色血、黏膜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3)发病年龄为20~60岁。(4)肛门既往无手术病史。术前肛门形态及功能正常者。(5)无明显手术禁忌证。(6)治疗依从性较好。(7)临床资料完整。(8)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手术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指南的诊断标准,无疼痛、水肿、便鲜红色血、黏膜改变甚至局部感染的急性发作期患者。(2)同性恋患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精神异常的患者。(5)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严重的冠心病、严重的糖尿病、严重的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6)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晚期肛管直肠癌患者。(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等传染病患者。(8)参加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9)未坚持完成一疗程者。 1.3 标本采集 血清标本采集:分别采集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7 d外周静脉血标本5 m L,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EP管封装,置于-80℃冰箱保存待检。痔组织标本采集:患者均做好血常规、粪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肝两对半、常规心电图、肺部CT等相关术前检查。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及手术方案,同时签署手术同意书;术前禁食、禁饮10 h;术前备皮,开塞露灌肠做好肠道准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术),采集痔疮组织标本,大小约0.4 cm×0.8 cm,置于液氮罐中,于-80℃冰箱保存待检。 1.4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痔组织标本中TNF-α、IL-10、HMGB1、VEGF含量,具体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免疫试剂盒说明书执行,根据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出血清和痔组织标本中TNF-α、IL-10、HMGB1、VEGF含量。 1.5 观察指标 患者依据临床评估,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分别于术后第3 d、第7 d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及评分。显效的患者积分下降≥75%,有效的患者积分下降40%~75%,无效患者积分≤40%。患者痔疮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具体如下:(1)疼痛。无(0分);轻微疼痛或间歇性疼痛,可以耐受的疼痛(1分);难以忍受需要口服止痛药治疗(2分);需要口服止痛药治疗、无法睡眠休息(3分)。(2)便血。无(0分);染纸带血(1分);滴血(2分);喷血(3分)。(3)水肿。无(0分);<1cm2(1分);1~2cm2(2分);>2cm2(3分)。(4)黏膜改变。无(0分);充血(1分);充血、轻度糜烂(2分);重度糜烂(3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三组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第3 d对患者症状进行观察评分,有效率达90.0%,术后第7 d有效率达100.0%,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n(%)] 2.2 炎症因子及VEGF的表达 术前血清与痔组织中TNF-α、IL-10、HMGB1水平及VEGF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术前血清炎症因子及VEGF的表达均高于术后第3 d、7 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血清中TNF-α、IL-10、HMGB1水平及VEGF均高于术后第7 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术前血清及痔组织炎症因子及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 s,pg/m L) 表3 术前、术后第3 d、术后第7 d血清炎症因子及VEGF的 表达水平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1)P<0.05;与术后第3 d比较,(2)P<0.05。 3 讨论 痔疮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形成周期较长,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有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细菌感染学说、便秘学说等[7,8]。现代医学认为痔疮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特别是痔疮的急性发作期,患者疼痛不适、便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术后第3 d患者症状进行观察评分,有效率达90.0%,到了术后第7 d有效率达100.0%,可以发现对于痔疮急性发作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术前血清及痔组织炎症因子及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说明术前血清和痔组织中TNF-α、IL-10、HMGB1、VEGF的含量是一样的;而术前血清中TNF-α、IL-10、HMGB1含量较术后第3 d、第7 d均更高,说明混合痔术后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示TNF-α、IL-10、HMGB1等炎症相关因子在痔疮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可在体内诱导血管新生。该因子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延长血管内皮细胞寿命,同时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为血管内皮的迁移及血管形成提供物质基础,能有效地促进血管再生,在血管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直肠上静脉属于门静脉系统,因其无静脉瓣,使血液不易回流,加上直肠上、下静脉丛管壁薄,位置浅,易出现血液淤积。本研究发现术前VEGF表达水平高于术后第3 d、第7 d,说明VEGF在血管生成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可能是促进痔疮血管增殖的重要因素。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TNF-α、IL-10、HMGB1等相关炎症因子及VEGF表达可能参与了痔疮的形成,也为痔疮预后预测及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AHLUND S,RADESTAD I,ZWEDBERG S,et al.Haemorrhoids-A neglected problem faced by women after birth[J].Sex Reprod Healthc,2018,18:30-36. [2]陈平,田振国,周璐,等.我国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状况调查[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5,35(10):17-20. [3]彭华林,林荣华. TST与PPH治疗重度混台痔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6,32(19):2966 -2967,2971. [4] PORRETT L J,PORRETT J K,HO Y H.Documented complications of staple hemorrhoidopexy: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Surgery,2015, 100(1):44-57. [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 [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5):519-533. [6] DUBEN J,PONiZIL P,DUDESEK B,et al. Bipolar radiofrequency-induced thermotherapy of haemorrhoids:A10-year experience[J].Rozhl Chir,2018,97(9):419-422. [7] LOHSIRIWAT VARUT.Treatment of hemorrhoids:A coloproctologist's view[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21(31):9245-9252. [8]张宏辉,杜位良。痔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学, 2016, 12(15):103-105.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相关炎症因子及VEGF表达在痔疮中的作用研究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