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教育理论』口语交际: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22: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被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仍感到迷茫。特别是口语交际课,每个学期只安排不下十次的教学内容,说起来还不足十课时,教学时间如此之少,怎么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呢?我认为,口语交际教学,既要立足教材,更要超越教材,才能将口语交际落到实处。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其实就是与文本面对面地对话,内化教材,做到教学时心中有数。

  虽说目前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种版本,但都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发出来的。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不至于使教学偏离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去细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如从听他人说话方面来说,小学的三个学段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只要求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而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在明了了每一个学段的要求后,教师才能在教学时有针对性的侧重指导,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坡度。

  口语交际话题均来自儿童现实生活,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欲望。在整体把握教材之后,教师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每一个交际话题,并依据各学段的目标制定出相应的交际目标,要明白每个交际话题要让学生学习什么,以便根据目标、交际话题组织教学,开展交际活动。如《游戏真好玩》(湘教版第三册),我就把教学目标制定为:⑴能说清楚游戏的玩法与名称。⑵乐于把自己喜欢的游戏介绍给大家。⑶鼓励大胆与他人交往。

  教材里的口语交际话题是教师教学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但这些内容,远不能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因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放在广阔的舞台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教师更要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以便适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中预设的交际话题虽然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学校之间存在着差别,如地域差别,城乡差别,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是教材中的交际话题都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能结合学生的思想、能力、知识,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对教材做本土化改造,创生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我在教学《该选谁》(湘教版第五册)时,就对交际内容进行了改动,把推选一位大队干部改为推选一位班长。因为我们学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得少,学生对大队干部很陌生,而班长的工作、职责,学生却熟悉不过。而我又有意将本次交际活动提前,放在开学时开展。我结合学校实际,以争创优秀班级为前提,让大家推选一位班长。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被调动起来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的过程。因此每一堂课都应该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可能。语文教师更应该引起重视,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都应渗透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往往融合在这些教学过程中的指导,矫正不露痕迹,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如:让我们竖起耳朵,听听这位同学怎样读?这是引导学生认真听。我们先听他说说,看他说得对不对。这是引导学生听对错。

  生活的舞台有多大,口语交际的舞台就有多广。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学生实践口语交际的基地。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会不断进步。比如:学生的笔不见了,我就让他自己去想同学借。借以训练学生与人交流的胆量,并懂得要使用礼貌用语。在《小小气象站》中,让学生去请教当地的长者,了解更多有关气象的奥秘,让学生学会与陌生人交往。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上课时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想说,愿意交流。特别是刚刚开始上口语交际课,激励学生愿说、爱说、敢说比会说、说好更为重要。他们想说什么就应该让他们说什么,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和苛求,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去。

  在学生(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交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支持他们大胆的想法。尤其要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上要经常问一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谁有新的发现。对学生中的不同见解,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给予肯定,不要形成一方压倒一方的局面,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能够友善地讨论或辩论一些问题,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提取信息,从而提高认识水平,锻炼能力,发展思维。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