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教育理论』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22:05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知识、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让全体教师积极地认识、接纳,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洗脑工程”:一是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启动“读书富脑工程”。制订了教师业务学习方案,就教师的读书范围、读书方法、笔记、时间数量等做了具体要求,使教师在自学的过程中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模式。二是借助课堂观摩,使教师亲眼目睹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新模式给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三是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组织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分专题办讲座,开展讲学活动,从不同侧面将新的教育理念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使广大教师找到学习实践的方法。

  为了能让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揣摩、实验和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过程,有形备课与无形备课相结合的三轮备课制:即个人自主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课前自我加减。通过三轮备课,让教师充分体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妙之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的共同进步。

  为了加快教学改革,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发展,西峡县城区一小建立了精品课机制,开展了“多人同上一节课”和“一人一课上多班”的观摩研讨活动。

  “多人同上一节课”,即在同级、同科里统一教学内容,同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计教学,通过听评课,真切感受同事的教育智慧,以弥补自己在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一人一课上多班”,即选定一位教师经历“独立备课———说课———修改教学设计———上研讨课———进行交流———写教后反思”这一研讨历程,使其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灵活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这样以具体的课堂实例进行研讨,就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教学中的问题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也容易被激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也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最终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打开课堂大门,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经验+反思=成长。通过反思,教师能更好地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独立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城区一小规定教师在教前、教中、教后都要进行及时反思。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在集备教案中增设个性设计;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实;课后要及时在教案上写下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同时,还鼓励教师写个案研究、教学心得和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分析解剖自己时,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愉悦。

  “教而不研则枯,研而不教则浅”。为使每个教师都积极投身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使教研课题化,以教研促课改,学校以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切入点,立足教学实际,倡导“问题———突破———反思———提炼”的小课题研究模式,即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在同学中将问题进行梳理以形成一个个小课题。如中高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四个月的教研小课题依次是: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2.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质疑?3.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评价?4.怎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创造性的思维?然后在一个月的教学实践中进行问题解决,并加以提炼,形成教研论文,在校级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这样的小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实际,来源于教学实践,形成于教学反思的过程,使群体优势和个人智慧相结合,形成了“人人在实验、人人有课题、人人搞教研”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