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基础教育』做个活动区中的好老师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13:38

  区域活动是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教育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育者必须注意发展儿童的主动性。而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下面就教师如何对游戏前的指导、游戏中的指导和游戏后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区域游戏是为了完成教育目标服务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教育功能,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可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游戏目标,投放的各种材料要渗透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大班的孩子对棋类和各种拼图很感兴趣,老师就可以多投放制作这方面的玩具材料;中班孩子好奇心强,可以多创设动手操作的环境与半成品;而小班则应多投放功能简单,色彩鲜艳的玩具材料及锻炼小肌肉发展的操作材料。

  孩子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应关注每个孩子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特征,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如,幼儿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投放的玩具材料要有不同层次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要求,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发展。

  幼儿在不同的游戏中的游戏需要是不同的,教师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在当前游戏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

  确定游戏的主题及孩子玩什么,是孩子自己商量的,有时也是和老师一起讨论决定的,同时,主题还是不断变化的,如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主题中,孩子们开始搭建的主题是饭店,但在搭建的过程中,可能对汽车又发生了兴趣,所以停车场又成了搭建的主要内容,饭店反而成了搭建的小部分内容。

  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当游戏主题确定以后,就应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丰富有关相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玩起来。丰富经验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实地参观;(2)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其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合适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去的时候。如:明明为“娃娃家“人数已足不能进入娃娃家游戏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一名“叔叔”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腾腾在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腾腾,有的以暴力攻击腾腾,有的不知所措,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给他一些帮助,他不但印象深刻,还会感受到老师的浓浓关爱,有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4)当游戏无法深入时。一次,当老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很无聊的样子,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原来孩子们觉得每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老师马上说:今天小舞台有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与零食,参观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戏的内容又丰富了起来,老师适当的指导,不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联系。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与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

  游戏后的评价,是活动区域后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开展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活动提出新要求。

  1.评价可以是幼儿自评、互评和老师讲评。从形式上又可分为集体评、小组评、即时评、阶段评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小班可以进行及时评,中大班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的结合。

  2.评价要围绕教育目标、孩子的发展情况及实际问题进行评价,以肯定为主。在评价时,要尽量引导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点及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现的问题,帮助孩子总结通过游戏明白了哪些浅显的道理等。

  总之,这些经验的取得只是一个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诸如主题与区域内容渗透问题,优化教师的观察方法等等。相信我们在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完善我园的园本课程而努力!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