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生之间融洽的氛围有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英语教学任务顺利高效完成的基础。然而,现实教学中,师生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齐进步、共成长的过程。师生之间融洽的氛围有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英语教学任务顺利高效完成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现实教学中,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繁多的单词词组,易混的语法知识,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很多,这些致使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丧失了兴趣与信心。与此同时,考试的压力又促使教师不断逼迫学生学习英语,从而引发了师生之间的一系列矛盾,这表现在:
大量的不为学生所接受的背诵记忆工作,使得学生的学习毫无激情。机械的学习,糟糕的成绩使得教师常使用“高压”政策进行逼迫。这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冲突,使得他们对英语越发反感,师生关系进入一个怪圈——学生不想学,教师逼着学;教师越逼着学,学生越不想学。师生之间剑拔弩张。
连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就是学生的学习。学生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对英语教师感情漠然,教师对所教学生失望愤怒,这些因素导致师生之间没有了情感的交流,没有了关怀与照顾,没有了必要的沟通,师生形同陌路人。
师生关系的紧张恶化使得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进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当师生关系加强时,双方所爆发出的强劲的能量,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反之,不但会造成教育投入的损耗,而且,其隐形的影响也是恶劣久远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它深刻地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前提”。那么,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和谐发展呢?
曾有人将教师比喻为,学生比喻为小偷。这其实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与小偷是站在对立面的,两者不相容。而学生与教师则为一种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关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承担着引领学生学习、成长与进步的责任。只有当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的时候,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才能得到凸显,教师的价值才能实现,同时学生也能最大程度上学到最多的知识。
所以,当你因为学生而生气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学生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于英语这样一门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课程,学生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孩子就是孩子,是孩子就会有惰性,就会犯错。而在茫茫人海中,能相遇在同一个班级一起学英语,就是一种缘分,所以相遇不是用来生气,是一种缘分。带着这种心态和学生一起学英语,则必然会使师生之间的氛围更加融洽。
教育界还流行这么一句话:把学生当作天使,自己就在天堂;把学生当作魔鬼,自己就在地狱!人既有天使的一面又有恶魔的一面,学生更不例外。所谓的好学生只是隐藏了自己的一些缺点,而所谓的差生也只是暴露出了自己的缺点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摆正自己的心态,对于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精神面貌上,作为一个语言学科的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英语教师的形象。语言能力上,我们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用过硬的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事实证明,学生崇拜学识渊博,能对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对课外知识有着一定了解的教师。同时,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能力,向学生展示英语的魅力。教学思路上,我们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改革,易于接纳新事物,以自己乐学、好学的态度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一起学习进步。当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健全的人格魅力,并通过这些去引导和塑造学生,我们就已经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在这样的思维的带领下,学生愿意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教学,这样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气氛就会活跃,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做到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同时尽可能每一节课都设计一个亮点。例如,牛津版教材每单元的开篇都是eddie和hobo的对话。
如果一味地以学生分角色扮演来处理,则会渐渐磨灭学生对于此部分学习的兴趣。假如不同单元的这一部分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那么学生对于课堂则必然充满了期待。而正是这一期待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爱和崇拜,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反馈,都会在此过程中呈现出来。老师应该以生动的课堂教学来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老师上课时所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面貌,教学状态。活泼生动的一节课将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理,从而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将更深一层。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比如,上课时讲到business这个生词的时候,首先我先确保学生会读,然后我会介绍给学生一些很使用的短语,比如:business is business(公事公办)等等。而其实这些词组学生掌握与不掌握无关紧要。但是使用词组的介绍却能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此这一节课的效率相对而言也就会较高。
其次,好的英语课应具备一定的节奏感和必要的紧张度。概括说来,一节课就相当于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过于放松是不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的,因此,课堂上要有必要的节奏感和紧张感,这种节奏是要让学生能适应,思维能及时转换,而这种紧张,是要学生能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学过程中来,跟随老师的教学思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再次,引导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问题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层次,对于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及时予以表扬,善于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要让学生明白,只要努力认线.教师对于学生应时刻充满期望
学生犯错误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说明老师在教学过程有漏洞,这才使得学生有部分知识没有掌握。我们老师能做的不是去指责学生,而是更耐心地给学生讲解,并对学生要时时充满期望,而不能因为他某一次的无心之过而将对其失去信心。从学生方面而言,如果他有了难题,他也是深深地期望老师能给出满意的答复,而不是瞧不起他。期待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要求,它可以使人们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受人疼爱的人,怎么样去尊敬别人。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希望,学生一旦得到了这种满足,他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相反,就会失去一切信心,学习成绩就会直线.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堂上是师生的关系,课后是朋友的关系。对学生的苦恼问题从朋友的角度去关心,去帮助解决,将会赢得学生的无限信任。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固然需要老师,他们也需要朋友;他们固然需要同龄朋友,他们也需要大朋友。一个朋友是来倾听他们的问题,而一个则是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关心学生决不能只做表面工夫,而应该从内心深切的去了解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实现高质量的教育,途径涉及诸多方面,而其中,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一条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从事教育,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任重道远,希望在工作中我们能做得更好,师生关系更和谐,教学活动更有效,教育过程更加人性化,使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4](英)苏·里奇著.王译兵,张振成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