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和加拿论文联盟都是教育大国,对基础教育都十分重视,当然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国情的不同,致使两国的教育在教育体制、学制设置、学校文化建设、育人目标、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加拿大各中小学大多实行完全免费的12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文具等学习用品均由免费提供。另外还会严格按照各校学生人数予以拨款,促使每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基本均等,无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分。
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同样实行义务教育制,也会按照学生人数进行拨款,另有《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应就近入学,即使这样,两国教育仍存在较多差异,主要有:
一是义务教育年限不同。我国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而加拿大实行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义务教育,毋庸置疑,这主要是受人口、综合国力的影响。
二是教育不均衡现象较严重。由于各校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条件不均衡,导致城市、农村教育差距较大。故又衍生出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分,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
1.小学学制大致相同。加拿大小学教育为六年制,课程包括英语、数学、法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制与课程内容都与我国相似。
2.学期划分不同。加拿大各中小学每年分三个学期,第一学期是从9月份到12月份的圣诞节之前,接着是两周的寒假;第二学期是从1月中旬到3月中旬,接着是一周的春假;第三学期是从3月下旬到6月底,最后7月和8月为暑假。
而我国每年有两个学期,第一学期是从2月上旬到7月上旬,接着是两个月的暑假;第二学期是从9月初到1月上旬,接着是一个多月的寒假。
加拿大各中小学从外表看都十分不起眼,既没有高而厚实的围墙,也没有气势恢弘的校门,更没有伟人的题字,一切都很普通,普通到教学楼只是个低矮的平房。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明文规定,学校建筑
虽然,这些学校外观不起眼,但当我们走论文联盟教学楼,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里既是知识的“乐园”,又是温馨的“家园”。教室虽没有我国布置的那么整齐有序,但却干净、功能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地方,分别设有教师办公区、教学区、图书角、学习用品区等等,并且每个教学区前都铺着一块方正的地毯,学生可以坐在地上听老师讲课。
在加拿大访问学习期间,曾参观过多所当地中小学,也曾多次与其校长、老师、学生交流,他们都表示加拿大是一个强调个体对社会重要性的,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展开。同时,强调教育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引导帮助学生发挥各自的特点。
近年来,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是长久以来,追求整齐划一的传统培养模式已根深蒂固,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
加拿大各中小学常规班级人数一般都在20个左右,也有一种特殊班级(混合班),即将两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班级,但每个班的学生仍在20个左右。此时仍由同一个老师面向全班授课,并且讲授相同的内容,只是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他们之所以这样编班一是为了节约资源,二是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而我国一个班级差不多50人左右,有些比较偏远的地方甚至会达到每班70-80人,课堂上,教师只能面向大多数学生集中授课,因材施教、小组学习、分层教学难度较大。
加拿大各中小学课程内容与我们相似,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法语(一般从四年级开始)、美术、音乐、体育等。除了音乐和法语外,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由同一位老师来教。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就更高。相比之下,我国教师基本上都是各自负责一科,这样专业分工更细致、更明确,当然,对学生各科的学习也相对有利。
加拿大各学校每学年会发3次成绩报告表,通常情况下,成绩报告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为考察学生的学习技巧,第三部分为家长的反馈意见。对于不同学生,老师会在成绩单上写明其强项、弱项以及下步计划。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成绩单不用等级表示,而是采用描述性评语,如语言的表达能力、艺术方面的悟性、社交的活跃性等。小学四到六年级的成绩以等级表示,如a、b、c等,但绝对不会有班级内的排名反思国内,每学期的成绩单以及n次考试的成绩,不仅家长关心学生的排名,老师关心班级的排名,学校也关心本校在市、区中的排名,所以,这些无形的压力,无疑是增加了学生肩上的担子,这样的巨石越压越重,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减负。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