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高等教育』浅谈制约农牧区(偏远)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2:53:41

  农牧区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论文联盟成部分。农牧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豪不夸张的说,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农牧区基础教育的整体呈现薄弱状况,无论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家长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无法与内地发达地区或次发达地区相比较。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不断加大对农牧区基础教育建设的力度,较大地改善了农牧区办学的条件,基本上实现了乡镇级学校“楼房化”,但大部分学校仍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正当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之时,在无法保证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偏远农牧地区的中小学校,授课教师仍以“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教学任务。无电脑室、无语音室,极偏远地区学校没有电脑,甚至连正常的照明都无法保证,现代化的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软件设施的强弱对于办学,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办学条件好,软件设施优越的学校与办学条件较差,软件设施滞后的学校的两极分化相当严重,这也是目前我国择校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农牧地区特别是偏远农牧山区中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相当薄弱,教师的年龄青黄不接,文化素质偏低,教师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地区的学校教师紧缺,甚至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一些主科目因缺乏专业教师而被迫取消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教师连应付正常教学尚感到力不从心,对于新形势下的素

  质教育,对于课改后的义务教育课程,从何谈起。因为学校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而很难获得外出“充电”的机会。

  大部分农牧地区为山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信息闭塞,再加上许多家长未受过正规教育,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落后,“上学无用论”盛行,辍学现象稀松平常。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重男轻女”的思想更是增加了学校的教育负担。一些家长单纯的认为,教授孩子只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家长因法律知识的缺乏为一点小事便到学校大吵大闹,对教师恐吓威胁甚至大打出手,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以上的一些不良因素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于“家访”的消论文联盟、恐惧心理,致使学校与家长无法经常沟通,关系紧张。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导致学校单方面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总而言之,农牧区基础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实现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农牧区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那只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方可使农牧地区的基础教育得到逐步的改善。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