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高等教育』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探究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2:50:16

  计算机基础论文联盟育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其总体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的一些实际问题[1]。计算机基础课,一直都是老师和学生较为头疼的课程之一。老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差,课程学完也忘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应是所有课程中最有活力和吸引力、最有趣味性的课程之一,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问题,说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许多规律未被我们充分认识。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分为教和学两种问题,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

  学生,是学习的客观主体,只有先从客观主体入手,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学生都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是一些文科生,从思想上认为学习计算机课程没有太大用处,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些思维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老师一般都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平时主要讲授本院系的计算机专业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上,会存在一些较大的偏差,从而极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讲的太抽象,理论性太强,学生难于理解,要么讲的太容易,学生认为没有学的必要。

  本校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学校的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经、管、医、法、教育和艺术九大学科门类,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要求应区别对待。学校开设有6门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其中,《计算机文化基础》所有专业开设,其它5门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不同课程,具体如下文。

  此类学生,要求具备出色的逻辑思考能力和严谨的分析问题能力。程序设计课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逻辑思考、分析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故理工类学生另外开设了《vb程序设计》和《access 数据库应用》。

  此类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要求完全是基础应用型的,另外开设有《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应用》。

  师范类很多学生会走上讲台,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必备工具,需要另外开设《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

  任务激励,是在教学中,以实际任务为载体,并结合激励考核机制,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方法。项目驱动是以综合性项目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协作,完成一个综合性项目。任务激励--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把两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项目基于任务,每一个任务都是为项目服务,通过不断的完成任务,到最后水到渠成的完成综合性项目,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所谓“换位”,其实,就是让学生当老师。此种教学方法结合上面的任务激励-项目驱动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每次上课,就会根据项目计划和任务安排制定强化本节课知识点的子任务,在下一次上课中,安排一位同学操作讲解这个子任务,其它同学观摩,讲课同学遇到问题,可请求周围同学或老师帮助,最终,顺利完成此子任务。这样做有两个优点:一是同学们课后都会积极准备,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生通过自己讲解,自己操作,很容易暴露出老师难以预料、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便于巩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融会贯通。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大部分采用的是纯笔试考试,也有部分采用纯机试考试。两种测试方法各有利弊。笔者认为论文联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考试应学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式,采取笔试+机试的考试方法。这样一来,不但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使学生模拟等级考试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等级考试过关率。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开发上机考试系统,改革部分计算机基础课考试方式,学生的考试成绩令人满意,学生的等级考试过关率也大大提高。

  目前,计算机已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工作工具,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文从教育的主体和受体两个角度分析,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设计、考核测试方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案。只有合理的利用这些方案,老师才能教的顺心,学生才能学得舒心,计算机基础教育课才能真正成为一门有趣味的、受欢迎的课程。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