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教育理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红细胞免疫的变化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40:01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红细胞免疫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37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及抗氧化能力、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及tac均低于对照组,mda及mpo均高于对照组,而rbc-c3br及rfer均低于对照组,rbc-icr及rfir均高于对照组,且失代偿期患者的变化幅度要大于代偿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处于较高的状态,且抗氧化能力及红细胞免疫处于低下的状态。

  乙肝肝硬化患者除表现出乏力、腹胀、肝脾大及其他症状、体征外,患者机体中较多的检测指标也表现出一定范围的波动变化,而这种波动对于了解疾病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作为对疾病了解的有效指标,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较多研究认为此类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血液指标均可能产生变化[1-2]。本文中笔者就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红细胞免疫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为本病的治疗等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将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及抗氧化能力、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均取患者晨起空腹血5ml送检,并于采集血后0.5h内送检。其中血小板活性指标检测项目包括cd61、cd63、cd62p、gmp-140及pac-1等项目,采用beckmancoulter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而抗氧化能力方面的检测指标包括sod、gsh-px、tac及mda及mpo等项目,分别采用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的上述几个项目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红细胞免疫检测指标包括rbc-c3br、rfer、rbc-icr及rfir等四项,均采用郭峰法进行检测[3]。

  两组需要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数据采用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另外两组患者中的男女分别所占例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其他方面的项目数据为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乙肝肝硬化是肝脏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类,尤其是失代偿期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对其疾病多项因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均较多,临床认为此类患者不仅仅表现出其常见的症状体征,如乏力、腹胀、肝脾大、门脉高压、出血倾向等,机体的多个方面的检测指标也会随疾病的发生发展而波动,而对这种波动的研究不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了解有较佳的临床作用,且可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4-5]。

  本文中笔者就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红细胞免疫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此类患者较健康人群不仅仅表现出血小板活化指标,如cd61、cd63、cd62p、gmp-140及pac-1等的升高[6],且同时表现出抗氧化能力和红细胞免疫力的降低,主要体现在sod、gsh-px、tac、rbc-c3br及rfer的降低和mda、mpo、rbc-icr及rfir的升高,同时失代偿期患者这些异常表现更为明显,说明对这些指标的研究对于了解疾病的分期和严重程度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分析原因,认为与肝硬化患者存在肝脏血管微循环凝血功能亢进,从而表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较高的情况有关,而这也是导致此类患者有出血倾向的原因之一;另外,肝硬化患者因为机体对内毒素血症及肝损害情况的持续存在,故导致自由基增加,而其抗氧化能力失调[7],导致持续恶性循环的存在,而疾病越为严重的患者这种不良循环表现也更为明显,故体现出抗氧化能力的低下;再者,此类患者多存在免疫力的低下,在红细胞免疫方面的表现也较为更突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处于较高的状态,且抗氧化能力及红细胞免疫处于低下的状态。

  [1] 段惠春,范仲麟,王学红.免疫细胞在乙肝肝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9):780-782.

  [4] 刘菊林,完燕华,蒋乃,等.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活性、mda含量检测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11):17-18.

  [6] 徐建春.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17(5):282-283.

  [7] 王春平,苏淑慧,陆荫英,等.肝硬化大鼠kupffer细胞血小板活化因子合成水平及其受体表达[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8):784-786.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