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感觉单凭文化课的成绩无法应对高考,才开始学习音乐专业。学习音乐专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兼顾文化课的学习。因此,专业教师要帮助他们确立适合的备考目标,在了解各个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和水平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从而在日常学习中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钢琴的曲目很多,再加上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根据学生的自身技术水平选择适合演奏的曲目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选择曲目时要扬长避短。由于每个考生的学琴条件不一样,技术水平也就不一样,必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演奏的曲目。女生通常手指短小纤细,力度不大却灵敏度高,适合弹奏细腻、有一定表现力和深度的曲子,如萧邦的夜曲、海顿的《吉普赛回旋曲》等。男生的手指宽大有力,支撑力和爆发力好,适合弹奏力量型、速度型曲目,如贝多芬的《悲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
其次,选择的曲目要难易适中。虽然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要求,但他们对钢琴的技术要求是一致的。辅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身技术水平范围内选择难易适中的曲目,切记贪大弃小。
以山东地区的考生为例,每年考生选择弹奏《幻想即兴曲》、《悲怆》、《土耳其进行曲》等曲目的居多。中外钢琴曲目不计其数,选择时要尽量拓展视野,优中选精。但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是要坚持的重要原则,这样自己弹起来才得心应手。
要把一首钢琴曲弹得有滋有味,必须注重理解和把握其音乐风格。音乐要素中的节奏、旋律、力度和踏板的正确运用在演奏作品时尤为重要。
节奏先于音乐,没有节奏,音乐就没有生命。如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海顿的作品对节奏的要求必须十分准确,弹奏古典主义曲目时最好打着节拍器。印象派代表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节奏变化复杂,难度也大,学生应根据考试曲目的节奏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
踏板是弹奏钢琴曲目必须注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踏板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色彩和风格。
不同时期的作品力度处理不一样。古典主义时期作品力度的变化是阶梯状变化,是段与段之间的变化。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则是句与句之间的变化,而印象派时期的作品是音与音之间的变化。把握好不同时期作品的力度对表现音乐旋律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习琴的任何阶段都要进入音乐的意境。在练习钢琴作品时,学生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别人对作品的鉴赏评价等,这些都对表现音乐作品有帮助。如海顿的音乐轻快,有生活气息;莫扎特作品清新自然,带有贵族式的幽雅;贝多芬的作品充满哲理和反思。
的类似体验融合起来。比如,当人们从一首乐曲中体会到一种忧伤的情感时,很自然地会联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伤感情绪。
考生的外在形象会间接影响到考官的评分,所以考生应该对考试曲目以外的环节也要注意。例如在服装上考生应以清纯的学生服饰为宜,可化点淡妆,发型要自然整洁。上台的时候要充满自信,精神要饱满,对考官要有礼貌性的鞠躬,最好是和评委有个眼神的交流。弹奏时身体要尽量放松,神情要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中。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