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教育理论』是捐款?是捐税?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38:50

  1905年的国民捐,起初肯定是民间发起的捐款,可是风潮起来后,捐还是不捐,捐多少,就未必是自愿的事了。

  1912年的国民捐,发起人是南京留守、革命元勋黄兴,各省都督、各军各师轰然响应,这捐,还能是自愿的捐款吗?

  《申报》上出现强制的苗头,是在5月10日。先是一则《少年中国党本部提倡国民捐办法十则》,宣布说:“本党未输国民捐者,本党得将该选举职员及被选举为职员之权,停止三次”,“凡欲入党者,须对本党承认愿输国民捐,方可入党,否则谢绝”。

  同日的副刊《自由谈》上,王钝根直接宣称“欲集国民捐,非强迫不可,强迫之道,尤宜分别职业,斟酌轻重乎?”当然他这篇文字一如既往的滑稽讽世,说国民中捐款最多者,“宜奖以名誉总统,或任择国中第一美女为妻,如报捐者为处女,则任择国中第一美男为夫”。

  黄兴在最初提倡国民捐的通电里,基本上已算定“国民捐”是某种所得税式的捐税:“最富者更可以累进法行之,所得较多者,亦可仿所得税法征之”,5月26日,再发通电,宣布“国民捐简章”,明确规定了国民捐按资产与收入:

  “除不满五百元之动产不动产,捐额多少,听国民自便外,其余均以累进法行之,五百元至千元为一级,纳捐千分之二??”然后依次累进,至“千万元以上,统以千分之百六十”,也就是说,500元以上的不动产,按0.2%~16%的比例收取国民捐。

  除去不动产,月收入也要上捐。除应捐额度之外,“例外特捐”至百元、千元、万元者,分别给予铜牌、银牌、金牌的奖励。

  通电发表次日,即5月27日,《申报》的头版评论就对之提出了质疑:“各地之捐,宜由各地方自治团体定为规制,量力输捐,以表白其爱国之微诚,不必由行政长官代为之谋,致有类于勒捐之故事,损我共和之真相焉。”“勒捐”并不遥远,清季民初,各地各军,这样的事还少吗?共和时代,还容许这样的故事重演吗?

  捐款,还是捐税,涉及一个理念之争。中华民国承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则法定税率之外,办非自愿,不能逼迫民众出一毫子,哪怕这人是贪官污吏、富商巨贾、浮浪子弟,同盟会从南洋、旧金山多次募得华侨巨资支持革命,也不是用征税方法进行的。但在黄兴等人眼里,危亡,国民有责,民国是大家的,大家都得支持,而且这支持要急!要管用!不强捐行吗?

  按说喜欢搞强制纳捐,商界注重个人乐输,但广东却反了过来,商人激进程度过于,“商众之意,鉴于捐款疲玩,多数主张强制??其强制之法,有言宜行注册费,每人须纳一元,方得为民国籍者;有言按乡计捐,责成富户多出,以补贫民缺额者”。难怪《申报》感慨“亦可见粤省商人之爱国矣”。

  江西吉安巨富周扶九,收到江西公债局的信函,劝他认捐二百万。这个数额太大了!周扶九不想给,又不敢不给,只好跑到上海暂避,派自家总管周丽泉到南昌晋见都督李烈钧,希望能够斡旋出一个可以接受的数目,再让东家回省交钱。可是省里不松口,周巨富只好一直呆在沪上,有家归不得。周总管又去哀恳江西商会,希望商会代达下情,捐款数目“早日认定”。商会却反过来劝周扶九“多认为要”。磨到最后,“认定五十万之数”,由周管家在南昌缴清,“不必派员赴吉”——如果数目没敲定,李都督是要派员去吉安强收的,难怪当初周扶九一溜烟来了上海。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一个充满爱国心的,再加上一个充满爱国心的商会,可以联手制造多成功的捐款运动。可是,周扶九甘心情愿吗?广东商人真的那么爱国吗?我怀疑。

  《申报》6月1日议论道:这边说国民捐宜用累进法,用所得税法平均负担,人人不能幸免;那边说国民捐与寻常捐务不同,并无强迫性质,都说是国民的义务,“我不识国民于此又将何去何从”?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