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教育理论』巧设情境 激活中学写作课堂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38:21

  作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写作的情境中?仅仅像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写作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以下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实践。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一改”的教学原则。“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联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是多读、多写;“一改”是改革指导和批改的方法。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会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例如:学了《颐和园》一课,就写自己去过的公园或自己的校园;学了《三味书屋》就写“我们的教室”,仍要求用方位顺序来写,学生既熟悉教室,加之有范文为例,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又如:学了《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我设计了《我学会了……》。这样的练习既是仿写的练习又是劳动后心灵感受的真实体会,同时更加深了思想教育。

  阅读后,我设计了“记两件小事”的写作训练,要求第一件事一定用对话形式写实际生活中的一件事,第二件事一定用描写环境、动作、神态及人物语言的方法写出人物品质,但选材一定要真实。结果学生写出了内容丰富、生动的好文章。

  (1)我在班级办了个“小图书馆”,有多种儿童读物,供大家课余时间阅读,并鼓励大家摘抄好的词、句、节;充分利用每周五我班去校图书馆阅览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好书、看好书;节假日除了要求他们多注意在大街、小巷、家里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还要求用一小时时间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天文、地理到花草、鸟禽,从历史人物到现代英雄等等,使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增长了知识。

  (2)每星期抽一、二节语文课,由老师或同学介绍一两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细细欣赏,从而达到学写作方法、品好词好句、练写作能力的目的。

  笔勤出好文。我们班坚持每周两篇小作,两周一篇大作,有的同学还坚持写日记。这样,每周动三次笔进行写作练习,思路会开,笔头会活,文章会精。

  一是亲自“下水”。教师跟学生一起作文,是无声的战鼓,最能激励、启发学生;同时能发现写作时可运用哪些学生学过的知识技能加以指导,能发现写作时的重、难点加以帮助。

  三是面批面改。为了使批改更有效,我见缝插针,挤出每堂下课十分钟,面批一、二人,中午上课前面批五、六人,两天就可面批二分之一,且批改效果好。

  四是加强评讲。具体做法为:(1)读好的例文;(2)找出病句、病节抄在小黑板上,全班同学当“小医生”为其“治病”;(3)学生互相评阅。

  除了上述所说,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体会最深、感情最真的精品。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