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教育理论』新疆能源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及制约因素分析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32:37

  矿产资源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发现更多的资源,对同一资源会提炼出更多用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但从时间维度考虑,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它只能是一个存量,而不是增量。新疆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富集,有“油盆煤海气库”之称,同时是我国地处第二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和欧洲的桥头堡。丰富的资源储备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大因素成就了新疆作为中国矿产资源接替区的地位。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人口2000余万,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地缘和区位优势明显,承担着中国能源战略供应和运转通道的重任,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我国最大的资源后备区。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共发现矿产地5000余处、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探明储量的有117种,发现矿产占全国已知矿种的85%,列全国第二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达到43种①。资源富集的新疆一直被称为我国能源的“第三梯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目前世界上成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世界三大巨型成矿带有两个穿过新疆。据预测,目前,新疆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总量的40%,位居全国首位;新疆境内5000km2以上的含煤盆地有7个,即准南煤田、准北煤田、准东煤田、吐—哈煤田、巴里坤—三塘湖煤田、伊宁煤田、焉耆煤田。1000km2以上的煤田有5个,即昭苏煤田、尼勒克煤田、尤尔都斯煤田、羊布拉克煤田、库车—拜城煤田②。石油远景资源储量213亿吨,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20%,未动用的石油储量居全国各油田之首。新疆原油方式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原油中自喷井比例为59%,远高于全国7%的平均水平,新油区产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已占到49%,居全国首位,并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③。天然气远景资源储量10.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32%④。

  新疆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的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在世界能源资源价格上涨与我国能源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新疆的资源、地缘优势更加凸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制约新疆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重要因素是能源通道问题,作为未来中国能源基地,必须规划公路、铁路、管道、输电线路、运输等能源通道建设以保障能源顺利东运。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体系的不断健全,新疆在内外两种油气资源战略互补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

  天然气输送方面,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 2004年10月1日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并延至杭州的西气东输工程一线输气管道全线亿立方米,最终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2011年6月30日其干线全线投产的西气东输工程二线是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中亚)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全长4978公里,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以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西气东输三线年)开始建设,整个项目将可能覆盖国内十个省市,其首站仍然与西气东输一线与二线一样,设在新疆,且部分管道走向与西气东输二线并行[注:西气东输三线投资或突破千亿元有望今年开建.2011年07月18日,第一财经.]。西气东输工程保证稳定供气30年以上。

  煤炭输送方面,2009年11月4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开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将在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之间形成一条新的大能力快速铁路运输通道,有望加快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确保能源安全。发改委提出,到2015年

  此外,从可持续发展和地缘经济角度出发,单靠新疆地区很难完全实现西部对东部的油气开发和煤炭能源的战略接替,新疆周边中亚和俄罗斯是能源极为丰富的地区,我们要建立以新疆为核心的面向中亚、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陆路能源输送网络,保证能源安全与需求。确立立足自我与利用境外资源兼而并蓄的战略,变传统的资源开发区域为同时利用邻国油气资源的“桥头堡”。减缓我国西北油气开发强度及压力,确保这一地区油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能源安全的使命。中哈石油管道的投产运行与西气东输二线与三线工程的设计和投产,是我国发挥新疆能源优势并结合中亚地区能源优势为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成功范例。在新疆构建我国陆上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中国建立稳定、安全多元的全球能源资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的地缘战略选择。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保持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与大宗支柱性矿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能源与消费现状是:中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迅速,油气、煤炭资源需求旺盛,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却相当丰沛,这就形成了中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气东输、海油登陆”、“西电东送”的能源输送大格局和大规模、长距离的能源运输体系。科学合理地利用西部能源资源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大局。 源非常丰富,而自身消费有限,新疆以主要矿产的保有储量计算出的潜在人均拥有量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4倍,新疆的能源丰度高达4500吨标准煤/人,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6.5倍[注:刘志山. 关于新疆矿业开发战略的构想.2011年第3期/第32卷黄金.经济管理.]。作为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大省区,全区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不仅可以保证新疆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可以支持全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矿产资源蕴藏量的不可替代性,新疆不仅可以发挥向内地输出能源资源的作用,还可肩负引进中亚地区能源以支撑全国经济高速发展需求桥头堡的使命。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新疆建设成全国大型油气和基地、大型煤炭基地、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全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进口能源和紧缺矿产资源的陆上安全大通道的战略目标[注:新疆能源“孤岛”困局如何破解.电网报.]。

  新疆能源给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08年年底,新疆年原煤外调830万吨,占当年煤炭产量的13.69%;输出原油861万吨,占当年原油产量的31.71%;天然气236.03亿立方米,输出157亿立方米,占当年总产量的66.52%。目前,仅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有力支撑点。2011年新疆计划煤炭外调量大约2000万吨,这比2010年1600多万吨的煤炭外调量增加近400万吨[注:前四月新疆外调煤炭641万吨.2011-06-03 09:13:22,亚心网.]。同时,新疆首个750千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输变电工程已全线月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截至2011年2月18日,该工程已累计实现“疆电外送”10.01亿千瓦时,相当于向华北、华中输送电煤40.04万吨,极大地节省了铁路公路运力,提高了能源输送效率[注:电网新疆西北联网工程输送电量超10亿千瓦时.2011年02月21.国资委网站.];据新疆电源建设规划,预计2015年新疆总装机容量可达3460万~3950万千瓦,最大外送电力920万千瓦[注:2010-05-14.新疆能源“孤岛”困局如何破解.电网报.]。

  新疆在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自身优势将进一步提升。但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省份,新疆的能源开发没有带动中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地方仅获得少量的资源税和增值税的分成收入。对中央税收和垄断行业尤其是能源企业的倾斜政策富足了国库,养强了企业,造成了垄断者坐享行业“暴利”的结果,使得“富矿”新疆作为能源基地的优势并未能造福当地民众,即便作为西气东输的起点,由于缺少地方财

  补贴,新疆的天然气价格竟高于西气东输的终点上海。新疆居民人均个人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及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逐步扩大,新疆正陷入“富饶的贫困”状态。新疆能源富国却未富疆的现实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或多或少地引起了一些百姓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不满情绪,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后果,使民族关系潜伏危机。基于此,中央重视新疆在全国未来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并充分开发新疆能源资源以保障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应当认真研究、检验新疆在此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民生问题,切实落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使当地民众感受到公平并使其能平等地参与新疆的发展进程,从本地区发展中受益才是根本之策。民族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目前状态下我国应谨慎处理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当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基础上又促进全国经济整体得到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以对的问题,只要措施正确得当,完全可以把民族问题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当前,中央已意识到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富民问题。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做出决定,新疆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定在5%。未来,中央将在平衡利益保证稳定方面出台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新疆作为能源基地为整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