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教育理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7-10 03:32:27

  本世纪以来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以高管参与为特征的财务舞弊案使上市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监管层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各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方面。萨班斯法案的颁布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披露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这些强制性规范的实施,使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判定和修正。国外学者在此方面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相关成果非常有限。了解国外研究动态对改进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外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特征、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的经济后果、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及其修正等四个方面。

  西方学者主要从规模、经营复杂性、会计计量风险、财务状况及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研究了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特征。

  1.规模。规模小增长快更可能存在内控缺陷。和lilien等分析了《萨班斯法案》404条款颁布后的特征,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有实质性漏洞的规模小,与他们所在行业应有的水平不匹配。[1](1-26)同样,doyle,ge和mcvay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规模小、成立时间短的特

  2.经营复杂性。defond和raghunandan等的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错误与的经营表现负相关,的经营复杂性越高,子数目越多,其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的可能性越大。[4](1-26)ge和mcvay也证实存在内控缺陷的有运营复杂、发展速度快等特征。[5](137-158)ashbaugh-skaife, collins 和 kinney等认为披露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在经营上更加复杂多样,表现在分部较多和国外收入占的比重较

  3.会计计量风险。ge和mcvay认为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与收益确认政策、期末会计报告程序和会计政策存在缺陷以及不适当的会计调整有关。[5](137-158)franklin等研究表明会计计量及编报的复杂程度等都是影响内控缺陷的决定因素。[6](32)dechow和ge认为,企业存货量大、正在经历兼并或重组,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7](290-295)原因是大存货量导致出现存货损失和存货成本计算错误的可能性越大,而兼并重组过程涉及很多不同应计的估计和调整以及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优秀员工的流失,这些都会使得企业会计风险增加,从而内部控制缺陷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4.财务状况。存在内控缺陷的财务状况一般较差。doyle,ge和mcvay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一般处于财务困境。[2](32-33)ashbaugh-skaife, collins 和 kinney等认为处于亏损状态的,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扭亏为盈和降低退市的风险,其内部控制缺陷出现可能性较大。[3](166)franklin等研究发现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往往累计盈利能力较低,负债程度较高。[6](32)

  5.内部控制建设。企业对内控系统的投入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缺陷。andrew j.leone发现较弱的内部控制通常与投入内部控制的资源不足有关。[8](224-237)ashbaugh-skaife, collins 和 kinney等认为小拥有的资源有限,其对高级信息系统(例如,erp系统)投资较少,其内部控制相对大而言更可能出现问题。[3](188-192)这与将规模小作为存在内控缺陷的特质的学者们观点一致。

  sox法案实施后,内部控制已由自愿性披露演化为强制性披露,而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也成为一股热潮,一般认为内部

  1.企业治理与管理方面。heather m.hermanson认为,在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阶段,没有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往往会乐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区别于其他,而强制披露则会使得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在未改善之前也会披露如“内控健全”的报告,以至于削弱了内部控制报告的信息传递功能。[9]

  从治理结构方面来看,krishnan检验了1994—2000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128家,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拥有财会专长的委员越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小。[10](675)krishnan 和visvanathan对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当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与没有披露缺陷的比较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较多,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的比例较少。 [11](73-87)

  vic naiker 和 divesh s. sharma研究发现,按照萨班斯法案404条款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委员会中存在隶属于的外部审计的前任审计合伙人(afaps)和存在非隶属于的外部审计的前任审计合伙人(ufaps)负相关,即审计委员会中若存在afaps和ufaps,则内控缺陷披露的概率会更小,但afaps不会协助管理层规避内控缺陷的披露。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中的afaps和ufaps与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监督有关。[12](559-584) doyle,ge和mcvay对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组织结构、重要组织变化、投资风险、法律风险、审计风险等都是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13](193-223)

  2.事务所特征。deangelo,shu及dye的研究发现占主导地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更易于且更有动力发现内部控制缺陷。[14-16]

  洋[31](111-112)证明我国市场对财务报告重述有显著的负面反应,蔡丛光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对上市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的负反应。[32](70)

  通过上述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比较,不难发现西方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浅显,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其市场反应等方面,对于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及其修正的研究还尚未展开。虽然这与我国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环境相关,但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向,如何摆脱对一些内部控制信息表面上的分析,深刻挖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缺陷,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正的实质效果,对于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提高监管层相关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