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百科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研究-经济职称论文发表范文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发布时间:2022-06-05 21:22:55
摘要: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深圳市东部,占地面积约为150平方千米。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对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进行资源分类与特色分析。基于“三三六”评价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提出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应突出“水火共存、山海相依”的独特地质景观特征,规划特色旅游路线,设计特色旅游产品,重点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客源市场,形成集科研、科考、科普、滨海休闲、度假、探险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关键词:深圳大鹏半岛,地质公园,资源评价,旅游   “地质公园”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支持的一项旨在促进地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具有明确的界线,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地质科学意义、独特性、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能代表某一区域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迹,并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形成的公园[1]。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开始了“世界地质公园”计划,我国国土资源部积极开展、跟进本项计划,决定建设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体系。国家地质公园根据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珍稀性、美学性及科学性等,在全国范围内择优选取并予以优先保护和开发的地质公园区域[2-5]。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成立。现在它正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深圳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发展对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目前,对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资源种类与特征的描述方面[6],旅游开发设计、旅游路线设计、旅游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优质地质遗迹、生物、气象、人文资源禀赋,妥善处理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快速推动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一、区域概况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北起王母圩,南至怪岩,西始迭福村,东到海柴角,其三面环海,东部濒临大亚湾,西部则与香港的大鹏湾隔海相望,南部濒临中国的南海,地理坐标在北纬22°27′00″至22°36′20″,东经114°26′00″至114°37′20″之间,公园的面积约为150平方千米。保存着相对完好的自然生态风貌,被称为深圳“最后的桃花源”,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7]。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深圳大鹏新区,当地气候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空气湿润。公园内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最冷月出现在一月、均温约为15.2℃,最热月出现在七月、平均气温约27.9℃。区域降水充足,年降雨量在约为2280毫米,而且全年的降雨量有百分之八十出现在4月至9月,具有季风气候典型的雨热同季特征。   公园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王母河、东冲河和新大河,它们都属于山区性河流,最后注入大亚湾。区域内河流的年内径流分布不均,其径流变化大致与降雨量一致,5月至9月为丰水期,径流量大、流速快,其余月份为枯水期。大鹏半岛处在大鹏湾与大亚湾之间,地质公园内的最高峰七娘山位于地质公园东南部,海拔达到869.7米。公园内地势由七娘山向北逐渐降低,绵延直至大亚湾,公园内最低点在大亚湾的仙人石附近,海拔高度仅为2.2米。   公园内主要的地貌类型是侵蚀地貌,包括有高程低山、高丘陵、低丘陵、海积地貌和海蚀地貌。低山大致分布在七娘山至大燕顶一线,海拔高度基本都大于500米,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高丘陵的海拔介于250米和500米之间,分布在七娘山的东北方向和西冲湾西北部的抱狗岭,坡度比低山的坡度要平缓;低丘陵分布在高丘陵的外围,高程介于100和250米之间,山体的坡度比较平缓;海积地貌则集中分布于西冲、东冲海湾的海岸地带,由沙滩、沙堤等构成,沙滩高约1米,多由细粒砂构成;海蚀地貌则多见于大鹏半岛南部的海岸,具体景观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柱等。   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一)资源类型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有着十分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本文根据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的具体情况,参考《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9],将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遗迹景观分为四个大类,十二个亚类。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多种多样,其中以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为主,特色鲜明。   (二)资源评价   1.定性评价   采用卢云亭先生的“三三六”评价法[9]对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三三六”评价法即对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进行评价。其中,三大价值具体分为科学考察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观赏价值;三大效益具体为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六大条件具体为资源分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区的旅游容量条件、市场客源条件、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市场投资条件和施工难易条件。   (1)三大价值评价。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剖面,记录着早、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火山岩的形成,且地质公园内古火山地质遗迹保存完整,有火山岩锥、火山穹丘、火山口、火山岩柱和特征火山岩,类型齐全,海岸地貌十分发育,沙滩、沙堤、泻湖、砾滩、泥滩、珊瑚礁、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海蚀拱桥等随处可见,公园具有较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深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坐落于园内,它见证了赖恩爵等著名将领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历史功绩,是深圳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鹏所城内的“赖恩爵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赖氏将军府”、候王庙、赵公祠、天后宫等系列古建筑保存完好,所以其具备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园保存有独一无二的古火山遗迹、美丽的海岸,山海相依,景色独特,使得大鹏半岛成为游人春季踏青、夏季避暑、欣赏秋色和温暖越冬的不二胜地,极具观赏与体验价值。   (2)三大效益评价。   从经济效益来看,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自开园以来,就成为深圳主要的旅游接待区,旅游收入稳步增加,而且开发经营地质公园还能有效推动周边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再腾飞。从社会文化效益来看,大力开发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有利于深化经济改革,调整地区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开发地质公园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相关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养成大鹏新区良好的社会风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从生态效益来看,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探求和体验大自然等方面的要求,并能激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但在开发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的同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整个地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整个大鹏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3)六大条件评价。   其一,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深圳地处珠三角腹地,背靠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布局有铁路、空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密集,类型完善,交通便捷。其二,景区的旅游容量条件。大鹏半岛总体上作为深圳最后一片净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大,但是也要合理调控开发强度,保护其生态旅游资源。其三,市场客源条件。深圳位于珠三角,毗连港澳,处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人们有较高的出游率,客源市场巨大且稳定。   其四,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重视景区类型与层次的组合,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往往具备丰富多彩的组合类型和有致的组合空间,而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是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组合层次与组合类型上都具有特色,并且可以连接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黄金旅游线。   此外,周边地域与城市还有一系列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度假区、风景区以及森林公园,区域周边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区域旅游网络,公园地质景观具备很好的地域组合条件。其五,其他条件评价。地质公园地处深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紧邻港澳,毗连南海,优越的区位优势,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且深圳气候温暖湿润、便捷通达。   2.定量评价   参考《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9],结合目前通用的层次分析法,对公园地质遗迹进行定量评价。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要求和地质遗迹景观内涵,构成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必须具有科学性、稀有性和优美性三项基本条件,对照地质资源定量评价标准[4],把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结果分为五级,各级的分值为:分值大于90分为一级地质遗迹景观;分值在76-90分的为二级地质遗迹景观;分值在61-75分的为三级地质遗迹景观;分值在45-60分的为四级地质遗迹景观;分值小于45分则为五级地质遗迹景观。   经评价,公园内的一级地质遗迹景观有1处,二级地质遗迹景观有21处,三级地质遗迹景观有7处,其中一级和二级地质遗迹景观22处,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品位高;还有少部分四、五级地质遗迹景观。   3.资源特色   (1)海岸地貌典型、独特。   地质公园海岸地貌分为海积和海蚀地貌两大类。海积地貌以沙滩—沙堤—泻湖组成的障壁海岸地貌为主,伴有砾滩和珊瑚礁,且地质公园还保存有障壁海岸不同发展阶段的遗迹,是研究其形成与演化的天然实验室。障壁海岸多发育在环境优美的小海岸内,集蓝天、白云、青山、大海、征帆、沙滩与泻湖平原的田园风光与一体,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风景线。   海蚀地貌类型齐全,几乎覆盖了现今已知海蚀地貌的所有类型。海蚀地貌往往成群出现,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窗、海蚀柱等,相互共生形成五彩缤纷的景观组合,蕴含着各类海蚀地貌的成因及其发展过程,既丰富了海蚀地貌的内容,又大大提高了观赏性。海蚀地貌不仅造型美和组合美,充分展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出奇异的地貌形态,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2)古火山地质遗迹保存完整。   公园内火山活动始于中侏罗纪,结束于早白垩纪,其中的典型是七娘山高基坪群火山岩系。根据岩石类型与构造,可以将火山岩的岩相分成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火山喷发—沉积相和次火山岩相。特征火山岩发育有隐爆火山集块(角砾)岩、崩积火山集块岩、基浪堆积层“火山-沉积碎屑岩”,板状层理、斜交卷曲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和爬升层理均有发育。   在七娘山与大燕顶两大火山岩系中,除了一般的火山岩结构构造外,还发现有比较特殊的结构构造,这些特殊的结构构造包括单偏光球粒结构、石泡构造、隐爆火山集块(角砾)结构、揉皱状、涡轮状流动构造、熔岩球构造。园内的古火山地质地貌景观发育有火山岩锥、火山穹丘、火山口和火山岩柱,类型齐全,保存完整。七娘山岩石类型多样,形成的地貌景观极具地貌学研究意义,而且其雄踞于海拔仅10-30米的海岸带上,山海相依、水火共存,极具观赏价值。   (3)配套旅游资源丰富   地质公园内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10]、绚丽多彩的气候资源,还有积淀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这里有被誉为“深圳八景”之首、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00年历史的大鹏所城;有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彭城村;有广东省内少见、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有率领广大官兵打响鸦片战争第一枪、揭开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序幕的赖恩爵将军第。这些都是地质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地质公园的历史文化品位。   三、地质公园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虽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旅游开发极具优势,但在实际的旅游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质景观特色不突出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应当以火山地貌和海岸地貌等地质遗迹为主体来进行旅游开发,其开发应该紧紧围绕地质遗迹的科普和保护来开展,但在实际的调查统计中,公园接待的游客还是以观光、休闲为主。在实际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忽视了地质公园丰富的地学内涵,而重点开发和宣传旅游风景,着重打造传统的观光旅游。虽然这样做可以以杨梅坑、东冲、西冲海岸等滨海美景吸引游客而推动大鹏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这违背了当初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保护独特地质资源、进行地质科普的初衷,对地质公园的后续开发不利。   (二)旅游路线、旅游活动单一   目前,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所接待的游客主要还是以进行观光旅游的客人为主,比如进行游泳、杨梅坑海边骑行等活动,进行其他旅游活动如科普科研、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户外探险等的游客所占的比重还是较低,游客的旅游活动较为单一,没有形成集科研、科考、科普、观光、度假、探险于一体的多层次旅游路线与产品结构。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很强科考价值,对地质工作者或爱好者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但与风景名胜区相比缺乏亮点,因为大众游客更在乎观赏价值,所以对其地质旅游欲望不高[1]。   而进行观光旅游的旅客逗留时间往往比较短、消费水平比较低,不利于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带动景区内相关旅游产品的发展,对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大。在地质公园的景区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只有七娘山与海岸地质景观区,地质公园科普、科研、溯溪、探险旅游效应不强。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火山地质遗迹和海岸地貌为主体,加之溪流瀑布、峡谷景观、崩塌地质遗迹景观等,集水火共存、山海相依的地质遗迹景观于一体的科考、科普等的理想圣地,但实际上,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景观的观赏价值,更倾向于走马观花式的欣赏,这也反映出地质公园对其特色地质遗迹资源的定位与宣传不足,不能充分激起游客对特色地质遗迹景观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难以把地质公园的地质科普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随着大鹏半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私家车的增多,大鹏半岛内干线道路和景区道路上的交通量日益增多,据统计2014年新区累计接待游客总量达980万人次,远远超过规划2020年旅游规模的800万人次,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每天有3万—4万辆车进入地质公园景区,远远超越目前交通资源的承载极限,交通拥堵状况也日益严重,而且景区及周边目前仅能容纳10000辆车,难以满足公园旅游的需要。   截至2014年,大鹏新区内总共有三星级酒店126家,床位2370张,区内并没有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景区餐饮和相关服务多数为个体经营摊位,谈不上规模和档次,而且条件简陋,很多餐馆是临时建筑,停留在大排档的水平。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中,公园不能提供相应的导游服务、团队讲座和现场解说服务,且在公园周边重要城镇的公共场所、交通站点等地,地质公园的标志、简介和指引的标志并不明显或者没有,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期待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地质公园的旅游配套设施需要继续完善。   (四)村民与景区的矛盾   目前,随着旅游时代的到来,地质公园内的传统旅游景点——西冲、东冲沙滩滨海景区、杨梅坑海滨栈道景区、鹿咀山庄等也出现井喷式的旅游大发展,随之,在旅游旺季,景区交通拥堵、无序经营、村民自发收费、管理混乱等现象时常发生。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规划,必须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共同协调好地质公园景区开发与村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关经济补偿或者岗位补偿机制。   四、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对策   地质公园开发应当遵循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旅游开发为目的这一原则,突出地学主题,展示科普的特性。   (一)发挥地质遗迹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科普旅游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主体是地质遗迹,公园在此基础上融合相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区。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地学内涵,贯彻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其打造成集科考、观光探险、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园内的古火山地质遗迹集中分布于七娘山与大燕顶,火山岩地质剖面清晰、特征火山岩及特征性结构构造类型多样,而且具有多种火山岩相,其地质遗迹景观多样,保存有完整的火山岩锥、火山穹丘、火山口和火山岩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并且园内海岸地貌十分发育,海蚀地貌与海岸地貌发育良好,十分具有科研价值。   因此要加大对园内的海岸地貌和古火山地质遗迹及相关景观的科学研究,利用公园内地质遗迹独特的科研价值开发出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地质教学等功能的旅游产品,再则要充分利用已经开馆的深圳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让它成为推广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媒介,使公园成为中小学生和相关地学学者甚至于每一位热爱地理的人民群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设计特色旅游路线   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应充分挖掘公园的地质内涵,利用公园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1.地质奇观观光旅游产品。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集古火山景观及滨海特色的旅游景区,统期待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地质公园的旅游配套设施需要继续完善。   (三)村民与景区的矛盾   目前,随着旅游时代的到来,地质公园内的传统旅游景点——西冲、东冲沙滩滨海景区、杨梅坑海滨栈道景区、鹿咀山庄等也出现井喷式的旅游大发展,随之,在旅游旺季,景区交通拥堵、无序经营、村民自发收费、管理混乱等现象时常发生。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规划,必须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共同协调好地质公园景区开发与村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关经济补偿或者岗位补偿机制。   四、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对策   地质公园开发应当遵循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旅游开发为目的这一原则,突出地学主题,展示科普的特性。   (一)发挥地质遗迹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科普旅游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主体是地质遗迹,公园在此基础上融合相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区。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地学内涵,贯彻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其打造成集科考、观光探险、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园内的古火山地质遗迹集中分布于七娘山与大燕顶,火山岩地质剖面清晰、特征火山岩及特征性结构构造类型多样,而且具有多种火山岩相,其地质遗迹景观多样,保存有完整的火山岩锥、火山穹丘、火山口和火山岩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并且园内海岸地貌十分发育,海蚀地貌与海岸地貌发育良好,十分具有科研价值。   因此要加大对园内的海岸地貌和古火山地质遗迹及相关景观的科学研究,利用公园内地质遗迹独特的科研价值开发出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地质教学等功能的旅游产品,再则要充分利用已经开馆的深圳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让它成为推广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媒介,使公园成为中小学生和相关地学学者甚至于每一位热爱地理的人民群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设计特色旅游路线   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应充分挖掘公园的地质内涵,利用公园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1.地质奇观观光旅游产品。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集古火山景观及滨海特色的旅游景区,澳渔民的舞草龙、渔民娶亲;各社区的舞狮;流行于大鹏、南澳的大鹏山歌;鹏城社区及大鹏所城的太平清醮禳灾祈福活动,都能让游客深刻感受、体验大鹏质朴的民风民俗。   (三)扩大客源市场,构建立体营销网络   深圳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得其发展滨海旅游拥有庞大的客源市场,但其周边城市如惠州、汕头等也在积极布局发展生态旅游,竞争愈见激烈。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应打好“国家地质公园”的这个品牌,突出其山海共存的资源优势与独特的区位优势,把香港、澳门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作为的客源市场目标,加大在这些地区的宣传力度。   首先,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的宣传,着重介绍公园独特的地质资源,并组织派发相关的宣传品,提高公众认知度;其次,邀请地质专家和新闻媒体等进行访问,通过他们的宣传加深公众对公园的印象,并通过举办相关的游园活动,提升公园的知名度;最后,应当组织专业人员采集景观图片与相关地质遗迹的介绍,利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公园向世界促销的快捷平台,可通过制作新颖、特色网页,创造条件建立公园的旅游网站[11]。   (四)建设配套设施,与村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加大对公共交通投入,完善交通线路,且要在公园周边重要城镇的公共场所、交通站点等地,增设明显的地质公园的标志、简介和指引的标志。相关部门应在地质公园外规划好停车场,并配套好入园大巴数量,满足公园开展旅游的需要,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五星级酒店项目的建设,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奠定基础。公园也需要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地质公园是高校的科研基地和实习基地,同时,高校也可以为地质公园的建设培养专业的人才[12],建立完善的导游服务,开展团队讲座和现场解说服务。   此外,面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为实现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与政府、当地村民协调好景区开发与村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建立旅游开发与村民的经济补偿或者岗位补偿机制。   五、结语   通过对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资源的定性与定量评价,并结合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应突出地质公园主题形象、加快科普旅游开发,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合理计算环境容量,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开发相关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趣,崔小平,谌洪星.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66-69.   [2]毛东雷.新疆库车河地区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可行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23-25.   [3]高媛.国家地质公园评价与保护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36-41.   [4]张树萍,徐海霞.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因及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2010,25(1):82-87.   [5]尹义星,周申立,康嘉.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生态经济,2005(11):106-109.   [6]曹世奎,邹卓辉.广东省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北京农业,2011(4):135-137.   [7]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54-57.   [8]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8.   相关刊物推荐:《生态经济》是核心经济类期刊,1985年云南省昆明市创刊,随着近些年生态事件越来越受关注,杂志坚持关注全球生态经济领域的热点事件,传播生态经济知识,成为实施生态与社会可持发展战略决策的参谋。
相关阅读
学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