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咨询网,专业提供留学生论文、职称发表论文等各类论文学术咨询服务的论文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百科
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探索
  • 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探索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期刊级别:核心级期刊

  • 国内刊号:CN:22-1232/F

    国际刊号:ISSN:1005-2674

  • 发表周期:月刊

  • 学术咨询 咨询服务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如下几点:(1)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和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得出将全面质量管理融入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切性。(2)通过对教师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和作业现状的调查,探索出作业设计的导向、原则、框架,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既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又丰富了一线教师的作业设计思路。(3)由于一线教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缺失,作业设计未能打破传统,导致作业设计在学生自我管理培养上的缺失。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1.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教育史中,很少有教育家去系统论述作业设计的思想,有关作业设计的理论阐述相对比较单薄。本研究通过梳理有关作业设计的思想理论,将国外作业设计思想和观念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即作业即游戏活动、作业即教学巩固、作业即学习活动、作业即评价任务。1这四种作业设计类型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如表 1-1 所示: 表 1-1 作业设计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表 1-1 作业设计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数学作业设计原则、数学作业设计内容、数学作业设计策略三方面展开。 (1)数学作业设计原则的研究 关于数学作业设计原则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虽然各个学者的研究有所区别,但是都是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的阐述。数学作业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做准备。 曹秀华在《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设计》中指出个性化作业设计应遵循科学性、主体性、实效性、差异性、创造性、亲和性和开放性原则。王宝剑在《国外作业研究及其对我国作业设计的启示》中认为作业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和基础性原则。 在 2011 年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要求。3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是数学作业设计的根据和基础。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注重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学生的发展性,学科内容的生活性和作业的趣味性。 ..................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 A.文献研究法 在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了解全面质量管理和作业设计两个主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为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B.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了解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利用调查结果对现状进行归纳,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来找出作业设计的导向、原则和框架,为本研究提供可靠性的依据。 C.访谈研究法 通过对学校领导、六年级数学教师、六年级学生以及六年级学生家长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六年级学生作业的现状;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对六年级数学作业的心理预期、关心程度及可提供的帮助。 D.行动研究法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中发现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一般是常规型的作业,如课后习题、练习册、试卷等,很少合作型、实践型的作业,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作业设计落实到实践行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寻找利于小组合作、实践体验的教学内容,然后将作业布置给学生,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态度来反思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作业设计是否有效。 E.案例分析法 为了对作业设计现状有更加全面且具体的认识,以 L 教师的作业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补充问卷调查的某些不足。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依据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作业设计的导向、原则、框架,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作业设计并分析作业设计的效果,探究将全面质量管理融入到作业设计中的合理性。 .................... (二)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新疆石河子某些学校的领导,五、六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及家长。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在方法上,对于行动研究法最最重要的,是一个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所构成的,自我反思的螺旋式循环。 本文的研究工具在确定调查目标后,综合查阅了大量其他问卷的基础上,选取了其他问卷的对本研究有益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编制成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并对研究工具做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本研究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教师卷 16 题,学生卷 21 题,测量工具的长度适中、难度适中,教师卷中第 2-6题从不同维度调查教师对自己作业布置整体情况的认识,第 7-13 题从不同维度调查作业的类型、依据,第 14-16 题从不同维度调查作业评价情况。学生卷中第 3-6题从不同维度调查学生对作业的认识,第 7-16 题从不同维度调查学生参与作业布置的情况,第 17-21 题从不同维度调查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情况。 图Ⅰ-Ⅰ 图Ⅰ-Ⅰ ................................ 三、J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13 (一)J 小学 L 教师六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分析 .......................... 13 1.作业与教材...................... 15 2.作业设计与评价..................... 16 四、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行动方案 ................. 23 (一)设计导向:全面质量管理小学高段数学作业 ..................... 23 1.从学科系统和全科学习出发........................ 23 2.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指导思想...................................... 23 五、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行动结果 ............... 27 (一)作业设计及分析 ......................... 27 1.《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 27 2.《位置与方向(二)》作业设计..................... 27 五、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行动结果 (一)作业设计及分析 1.《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里的“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根据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其中一个点为参照点,描述另一个点在参照点的什么方向上,距离参照点多远。(2)根据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找到这个点。(3)用数学语言描述出物体运动的路线图。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坐标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的 3 个例题,以“台风中心的行进”为素材,连续推进,很自然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采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所在位置的必要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 六、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结果及建议本研究在梳理总结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和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作业设计现状中的“真实问题”出发,寻找理论支撑,探索出作业设计的导向、原则和框架,又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验证将全面质量管理融入到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如下几点: (1)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和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得出将全面质量管理融入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切性。 (2)通过对教师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和作业现状的调查,探索出作业设计的导向、原则、框架,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既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又丰富了一线教师的作业设计思路。 (3)由于一线教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缺失,作业设计未能打破传统,导致作业设计在学生自我管理培养上的缺失。 (4)作业设计应广泛调动集备组教师、年级组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全体人员共同参与。 (5)作业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育教学是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 本文由期刊论文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探索
学术咨询服务